2023-04-08 09:18:20 來源 : 蓋世汽車網
燃油車時代“三大件”,即底盤、發動機、變速箱。純電動車時代“三電”成為新的關注點,但“三電”中,往往大家最關心的還是BOM成本占比最大的電池。
諸如電池包的容量、續航里程、三元鋰還是磷酸鐵鋰這些信息。
(相關資料圖)
對于電機,我們往往只需知道功率數值即可,對比燃油車上發動機的地位,電機的關注度可謂直線下降。
但其實就像燃油車時代,汽車發動機的氣缸布局有直列、V型、水平對置的區別,不同的排布決定彼此不同的性能。
在純電動汽車上,電機也分不同類型,不同的類型也決定彼此不同的性能。
比如我們最常聽到的永磁同步電機和交流異步電機,它們都有什么不同呢?
永磁同步電機是我們最常見的電機類型,下到幾萬塊的宏光MINI EV,上到百萬級別的保時捷taycan車上都能看到它的出現。
而交流異步電機應用的較少,且目前多搭載的四驅純電動車的前軸上,為什么這么布置呢?
我們先看下什么是電機?其實電機的誕生時間比內燃機和汽車都要早多了。
在德國人奧古斯特.奧托和卡爾.本茨相繼發明第一臺四沖程內燃機,以及第一輛汽車之前半個多世紀。
△法拉第1821年實驗電機模型
1821年,大名鼎鼎的法拉第就攢出了第一個實驗電機的模型,并證明電可以做工,以及于1831年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讓我們來復習下初中物理:閉合電路的一部分導體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的運動時,導體中就會產生電流,這種現象叫電磁感應現象。
而基于電磁感應原理,尼古拉·特斯拉發明了又三相交流電,可以產生旋轉的定子磁場,進而用旋轉磁場的方法發明了交流感應電機。
現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永磁同步電機和交流異步電機,在結構上就可以簡單分為兩塊。
一個是固定的“定子”,一個是旋轉的“轉子”,兩者的組合如上圖。
在電機中,當定子通電即產生一個旋轉磁場,旋轉磁場將切割定子中的轉子,從而使轉子產生感應電流。
而產生感應電流的轉子本身又在定子旋轉磁場中將產生電磁力,進而在電機轉軸上形成電磁轉矩,從而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驅動電動機旋轉。
這種通電導體(產生感應電流的轉子)在磁場中受力運動的過程中也就是電機的工作原理。
這也基本就是交流異步電機工作原理,即交流異步電機的轉子纏繞有大量繞組線圈,產生感應電流進而在磁場中旋轉。
所以交流異步電機又被成為交流感應電機。
△交流異步電機
另外交流感應電機為啥還稱交流異步電機?是因為線圈繞組的轉子和定子的旋轉磁場始終存在速度差。
因為兩者轉速相同后,就不存在轉子切割磁感線運動了,那么也就沒有感應電流存在了,沒有感應電流轉子就沒了感應磁場,那就轉子就不轉了。
但是,轉子一停,切割磁感線運動又出現了,轉子的運動和定子旋轉磁場總是差上一步,所以才叫“異步電機”。
永磁同步電機的不同在于,永磁同步電機的轉子本身就是永磁體。
它本身已產生固定方向的磁場,所以只要定子通電后,定子的旋轉磁場就能一直帶著轉子旋轉,兩者一直是保持同步轉速,這也是為什么稱之為“永磁同步”。
而因為轉子和定子旋轉磁場始終同步,永磁同步電機電機功率密度、扭矩密度、低速大扭矩輸出的響應也都更好,也更易控制,因為只要控制定子的電流頻率大小,即可控制轉速。
相比起交流異步電機,永磁同步電機也省去中間的轉子感應帶電進而再產生磁場的過程,還提升了能量轉化效率。
交流感應電機的轉子感應是通過在轉子上線圈繞組產生的,線圈繞組其實會帶來電阻損耗。
△永磁同步電機
永磁同步電機轉子是永磁體,也沒有了線圈繞組也就沒有了這部分損耗產生。
另外,永磁同步電機采用永磁體轉子,而非線圈繞組感應轉子,一般體積也比較小,再加上能量轉化效率高在續航表現上的優勢。
所以從目前應用上永磁同步電機占比非常高,從入門級到百萬級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根據高工產研鋰電研究所的數據,永磁同步電機2021年的裝車量占比高達94%。
那么永磁同步電機這么好?交流異步電機的優勢是什么?
可以說,永磁同步電機的劣勢,就是交流異步電機的優勢。
首先永磁同步電機中的永磁體需要用到釹鐵硼(NdFeB)等稀土原料,雖然中國擁有全球70%以上的易開采稀土資源,但稀土的價格依舊是比較貴的。
這也是為什么一直在降本的特斯拉,宣稱下一代電機將完全不使用稀土材料。
而在永磁同步電機中,永磁體要占整個電機成本的一半左右,相比之下用不到永磁體做轉子的交流異步電機成本就低很多。
此外,永磁同步電機還存在一個問題,高速狀態下電機需要進行弱磁控制,也就是生成一個逆向磁場來削弱永磁體的磁場,這會降低電機高速效率。
而交流異步電機,轉子磁場是感應產生的,所以減少電流輸入即可。
另外,永磁體還易受高溫影響,因為高溫會不可逆的消磁。
所以在電機高轉速、高負載情況下,永磁同步電機相比交流異步電機就沒了優勢了。
這是正是為什么多數只采用永磁同步電機的純電動車,極速性能往往限制在180km/h左右。
保時捷taycan雖然采用前后永磁同步電機,極速也超過200km/h,但其是通過一臺放置于后軸的2擋變速箱來解這個問題。
而類似于蔚來ET5、7,特斯拉Model 3等四驅版本,電機通常則是后永磁同步+前交流異步電機的方案。
這種方案既能保證低速狀態下的動力響應、能耗等,也能保證高速性能。
除了永磁同步電機和交流異步電機,現在還有一些廠家使用勵磁電機,這又有什么不同?
其實勵磁電機的核心是用電勵磁線圈代替了永磁鐵,和交流異步電機中感應帶電的轉子線圈繞組。
而通過直接調整線圈的電流就可以改變磁場強度,相當于功率輸出與勵磁電流直接相關,根據運行工況提供合適的勵磁即可。
勵磁電機對于電機功率輸出控制也更為線性,低速性能優異,高轉速下也可以做到穩定、持續的功率以及扭矩輸出。
△勵磁電機結構
此前體驗過搭載勵磁電機的純電動車,確實高速狀態下依舊也能感受到非常充沛的動力輸出,讓人快感不減。
不過,勵磁電機聽起來似乎比永磁同步電機和交流異步電機都要好。
但勵磁電機需要一個滑環碳刷裝置將勵磁電流引入,也就是電刷,這一裝置又會磨損產生粉塵對電機有影響。
而目前用勵磁電機的有日產和寶馬,即日產艾睿亞和寶馬i3、i4產品上。
寶馬 iX M60是最早應用這一技術的,搭載前后雙勵磁同步電機的BMW iX M60最高時速250公里/小時,運動模式下峰值扭矩可以達到1015牛·米。
此前寶馬也宣稱其勵磁電機采用耐磨電刷,為自研的加工技術與石墨復合材料打造有更久的壽命,但實際如何也要看最終表現。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