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9 14:46:24 來源 : 浙江在線
(資料圖片)
浙江在線3月9日訊(記者 沈超 徐賢飛 共享聯盟·永康 田佳琪 何悅)“這臺機子總重75公斤,兩個人就可以抬上山坡,適合丘陵地帶的果園、水田、苗木基地開展旋耕作業。”8日,浙江四方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紅陽正向客商介紹一款微型旋耕機。當天,為期三天的首屆中國南方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博覽會暨中國(永康)國際農林裝備博覽會在永康落下帷幕,各類輕量化、多功能的農林機具成為博覽會上的“明星產品”。
作為農林裝備專業性展會,此次博覽會設農業機械綜合館、糧油作物及智能制造機械館、浙江館、林草機械裝備館、果蔬茶菌及林草裝備館5個展館以及科研成果展示、室外演示2個展區,展覽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共設置266個展位,參展企業300余家。
正是春耕備耕時節,來自貴州省六盤水市農業農村局的支成陽正在尋覓一款適用于丘陵小地塊作業的插秧機,他一眼就相中了展會上的一輛小型四行乘坐式插秧機。“我們六盤水有的田塊比較小,六行、八行插秧機太寬,下不了田。”支成陽說。
“這款可乘坐的四行插秧機,剛好適合小田塊的作業。”一旁的星萊和公司銷售經理童禮興接過話茬,“它突破了山地丘陵水稻插秧機械化難題,動力強、轉彎半徑小、插秧效率高,讓插秧機在小田塊中也能靈活作業。”
“牛進得去、鐵牛進不去”的山地丘陵,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相對較低。為破解丘陵地帶“無機好用”的局面,近年來,我省全面部署實施科技強農機械強農“農業雙強”行動,以爭取創建國家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推廣應用先導區作為農機裝備補短板主平臺,深化機械強農行動,拓寬應用場景,為國家丘陵山區農機化發展探索打造浙江樣板。
“從展會看,小型化、智能化成為農機生產企業的發力方向。”浙江省農業機械工業行業協會秘書長王亞飛說,比如茶葉采摘機器人的研發突破、乘坐式采茶機的國產化、適用性更強的履帶掘耕機等,都是浙江農機的代表性產品。
作為全國重要的農機生產基地,永康現有農機企業1650多家,年產值超220億元,已基本形成從研發設計到生產制造、從零部件到整機、從生產要素購置到產品銷售完整的農機裝備產業鏈條。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