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15:06:21 來源 : 中國工業報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文件中明確提出,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主要包括加緊研發大型智能農機裝備、丘陵山區適用小型機械和園藝機械。支持北斗智能監測終端及輔助駕駛系統集成應用等。業內專家表示,我國農機裝備行業代表性企業已經捷足先登,在相關產品領域進行了充分研發和推廣應用。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一拖:打造農機裝備原創技術策源地
2023年新年伊始,中國一拖開發的越溝試驗場項目驗證工作順利完成,各項指標均達到設計要求。
越溝試驗場為國內該領域的首創,填補了輪式拖拉機動態承載能力測試試驗設施的空白。一拖輪式拖拉機越溝試驗場的建設完成能夠大幅提高拖拉機動態承載能力試驗的效率,減少職業健康危害因素,提高了試驗精準度。
近期,國家科學技術部農村中心下達了2022年度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廠化農業關鍵技術與智能農機裝備”重點專項申報結果,“農機新型動力系統與智能控制單元技術研發及示范”項目順利通過答辯,獲批立項。項目由一拖股份牽頭承擔,聯合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智能裝備技術研究中心等十家單位共同實施。
該項目針對農機傳統動力系統排放高、智能化水平低等問題,圍繞綠色化、高效化、智能化的發展要求,研究柴電混合動力、純電動、氫能動力、甲烷動力等在自走式農機裝備中應用的關鍵技術,創制新型高效動力系統和智能控制單元,并集成典型農機裝備應用驗證。該項目是我國全方位聚焦新能源農機裝備核心技術的首個國家級重點項目,對于探索農機裝備未來技術發展及產業前沿具有重要價值。
至此,中國一拖在“十四五”期間牽頭承擔了范圍覆蓋大馬力智能拖拉機、丘陵山地裝備、大型液壓機具、新能源動力、無人自主作業裝備等方面的多個國家級攻關項目,對于持續打造我國農機裝備領域原創技術策源地具有重要意義。
2022年,中國一拖技術中心研發的“中國一拖農機數據平臺”及車載智能終端與國家非道路移動機械排放監管平臺正式聯調成功,標志著中國一拖國四系列產品已滿足國家非道路國四法規數據對接傳輸要求,正式接入國家平臺。
2022年8月,中國一拖全新開發的50-80馬力丘陵山地輪式拖拉機成功下線。其不僅填補了國內丘陵山地專業型拖拉機產品的空白,也加快了補齊丘陵山區農業裝備短板、提升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步伐。
濰柴雷沃重工:獨占國內領先榜單“半壁江山”
2月20日,濰柴雷沃智慧農業“高端CVT拖拉機路演活動”首站正式啟幕。活動中展示的濰柴雷沃P7000拖拉機是中國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CVT重型智能拖拉機,采用濰柴自主研發的CVT無級變速動力傳動總成,可針對特定工況定制化動力傳動策略,實現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的完美結合。該款拖拉機打破了國外長期以來對大馬力CVT拖拉機技術及核心零部件的壟斷,實現了核心技術、核心零部件及農業關鍵數據自主可控。
2022年12月16日,由農業農村部機械化推廣總站評審專家組評選的“拖拉機先進性評價”榜單結果重磅發布。在19款先進機型中,雷沃M2604-6RP、M2604-N等九款機型獲評“國內領先”技術水平拖拉機,獨占榜單半壁江山。這是公司深耕農機裝備領域、推動國產農機與智慧農業快速發展的有力佐證。
濰柴雷沃智慧農業深耕農業裝備領域20余載,2022年又在北美、歐洲、日本三地相繼掛牌成立科技創新中心,全球研發體系進一步增強。近年來,公司已建成5個國家級、8個省級創新平臺,取得國家及省部級項目131項、省級以上獎項及榮譽34項,獲得各類專利項3246項,科研成果多點開花。
中聯農機:持續創新匹配優化升級
中聯重科以“國四”升級換代為契機,在產品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方面持續創新,實現了發動機動力、油耗和整機傳動的匹配優化升級。
據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中聯重科將以蕪湖基地為核心,在“十四五”期間建設行業領先的農機裝備智能制造基地,通過激光自動化下料線、自動焊接線、自動化裝配線等的應用,大幅提升生產效率,并引入MES、WMS、RFID、質量追溯系統等信息化手段,升級液壓系統檢測、電氣系統檢測、間隙測量、定位測量、傳動部數字式在線磨合調試等技術手段,提高質量在線檢測能力,全面提升產品智能制造和質量工藝水平。
2022年11月,中聯農機與齊齊哈爾市政府舉行合作簽約儀式,雙方將在齊齊哈爾市建設發展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上展開合作。據悉,此次簽約的合作協議將以建立適合東北地區具有國家影響力的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研發中心,建立適合東北地區耕作模式的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生產基地和萬畝連片農業示范基地為目標,并在高端智能農機裝備產業上展開深度合作,助推產業高質量發展。
在2022年中國中部(湖南)農業博覽會上,中聯重科展示了在智慧農業領域的最新成果--中聯智慧農業云平臺。通過這個平臺,中聯重科對傳統水稻生產進行數字化改造,實現了農作物耕、種、管、收全過程信息感知、定量決策、精準投入、智能作業和稻米質量安全可追溯,在我國率先實現了智慧(數字)農業賦能的水稻全程標準化種植。
中聯農機還是國內首家AI農業裝備制造企業,其生產的AI人工智能收割機以強大的技術和性能優勢,斬獲行業含金量最高的中國農業機械年度TOP50+評選活動“年度收獲機”大獎。
時風集團:多元產業發展優勢突出
時風集團堅持聚焦主業,適度多元,打造高端智慧制造平臺,主導產業全面升級到位,多元產業發展優勢突出,為2023年大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時風集團智能自動化鑄造集群,擁有六個鑄造車間,建立德國KW自動化造型線和日本東久自動化鑄造生產線,配備法國100T/H砂處理系統,美國中頻無芯感應電爐,總生產能力年產達30萬噸鑄件。通過數字化智能裝備升級,實現鑄造生產“透明可視”,質量全程追溯,大數據智能決策。集團生產的鑄件種類涵蓋農業裝備、內燃機等領域。
時風集團擁有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目前有六個機加工車間、一個工藝研發中心。服務于大中型拖拉機變速箱類、輕卡汽車齒輪類和軸類件等加工,具備鈑金、沖壓、機械加工各種工裝模具的制造能力。
目前,時風大中小型拖拉機全部升級為國Ⅳ標準。“時風無人駕駛精量播種電動拖拉機”榮獲山東省第四屆“省長杯”工業設計大獎賽金獎。(李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