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環球看熱訊:特斯拉價格還會更低?新能源車價格戰是否會波及燃油車

2023-03-04 10:08:50 來源 : 蓋世汽車網

2023年伊始,特斯拉率先在國內市場發動了“價格戰”,旗下車型優惠的幅度達萬元不等,隨后引發了蔚來、小鵬、飛凡等眾多新能源車企先后降價,爭相模仿。

如何獲得消費者們的眼球,降價無疑是一個很好的促銷手段。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近日公布的數據來看,特斯拉2月份交出的成績明顯比1月份的好,降價所帶來的效果還是十分明顯的。“價格戰”不僅可以為車企帶來不俗的銷量成績,其更多的意義在于搶占市場份額。

特斯拉在電動汽車行業的地位就如同手機界中的蘋果一樣,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粉絲量還是比較龐大的。

根據特斯拉2022年Q4財報和未經審計的年報顯示,特斯拉總營收814.6億美元,歸母凈利潤125.6億美元,當然這里頭大部分的營收都是來自于賣車業務。至于特斯拉的汽車業務為何能這么賺錢?這不得不談的是——造車成本。

下一代車型制造成本將降低50%

近日蔚來發布了2022年Q4財報,從數據上看蔚來四季度營收160.6億元,同比增長62.2%,連續11個季度正增長;同時財報還顯示蔚來去年全年毛利率為10.4%,而前一年為18.9%,2022年全年凈虧損為人民幣144.371億元,換句話就是說,蔚來每賣一輛車就要虧11.78萬元。

其實在2020年之前,特斯拉的賣車業務也是虧損的。公開資料顯示,在2017全年虧損了22.4億美元、2018年虧損了10.6億美元、2019年虧損了7.7億美元。

不過隨著上海工廠的計劃落實后,國產Model 3推出令到特斯拉盈利能力大增,2020年實現利潤,到了2021年就把之前的損額全部抹平,2022年特斯拉獲得了史上最高年度利潤。由此可見,特斯拉把造車成本控制得越來越“爐火純青”。

為了更進一步有效控制造車成本,近日特斯拉召開首次投資者日。

據悉,下一代平臺車輛將通過模塊化組裝,制造成本相比當前平臺可以降低50%,并減少75%的碳化硅晶體管使用,永磁同步電機將不再使用稀土,低壓部分則從12伏切換到48伏系統。

同時特斯拉方面表示,他們已成功地將新Model 3驅動模塊的稀土使用量減少了25%,并且將繼續減少Model Y車身零部件數量。最終,整車的組裝將只需要進行一次。

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這里提到了下一代車型制造成本將降低50%。

是的,你沒有看錯,成本將降低50%。特斯拉的下一代平臺誕生的車輛,可以讓更多的員工或機器人同時工作的,得益于此,便大大提升了時空效率,并且還會讓涂裝與總裝同步進行,因此制造成本相比當前平臺可以降低大量的成本。

“價格戰”的持續真會是件好事嗎?

特斯拉此前的降價,擺在眾多新能源車企面前的難題就是,跟不跟特斯拉降價,如果跟的話那么自己的利潤就會下降,如果不跟的話,那么容易被其他車企搶走訂單,丟失市場份額。

不過,如今降價已是大勢所趨的問題了,不少新能源車企除了下調價格之外,還玩出了“花樣方式”。譬如限時交付激勵、限時金融補貼等多種營銷方式去爭奪市場份額,面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似乎大家都要成為堅守在”戰場“中最后的一位。

無論是主動出擊還是被動降價,從側面都能反映出新能源車企普遍面臨的難題,而面對著特斯拉此次的造成本將降低50%,“價格戰”是否持續打響。針對此事,李想表達出了不同的態度。

日前,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想在一場直播活動中最新透露,理想L6今年不上,同時還表示理想是不會跟隨特斯拉降價的。并且李想直言道:“很多企業在學習特斯拉和蘋果,但沒有學到關鍵,沒有意識到毛利率的重要性,沒有蘋果特斯拉的命,得了蘋果特斯拉的病”。

確實,毛利率等同于一家公司的“血液”。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想要在各個方面加大投入,必須要保持較高的毛利率,汽車產品跟風價格下降,是會帶來一定的影響。

同時在新能源汽車不再享受國家補貼后,不少車企已經被提前“透支”。由此可見的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境遇越來越艱難,持久打“價格戰”看來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那么燃油車的價格也會受影響嗎?

記得在前段時間,寶馬也宣布了旗下不少車型進行漲價銷售,那么面對著新能源汽車的“價格戰”加劇,燃油車會不會也被波及呢?

根據中汽協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達到25.6%,那么就是等同于在售出的每三到四輛新車,其中一輛就是新能源汽車。由此看來,面對著新能源汽車如此的攻勢,傳統燃油車也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可以看到,目前已經有不少新能源汽車的價格已經下探到10萬區間,兩者之間已經形成了激烈的競爭,如果新能源汽車的造車成本還能進一步下探的話,那么取代傳統燃油車的速度將會更快速。當然,降價或許并不是救命良藥,目前燃油車所考慮的不存在價格上的問題,真正考慮的是如何才有新突破。

寫在最后

在2020之前,虧損這兩個詞語一直徘徊在特斯拉的身上,不過隨著規模與建設落實后,特斯拉的盈利一下子就抹平了,如今面對著特斯拉下一代車型制造成本將降低50%,那么意味著一眾新能源車企的壓力將會更大。至于今后特斯拉是否會再次開啟新一輪的“價格戰”呢?我們將會持續關注。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觀熱點:WiFi神器 2023-03-04 09:07:08
智慧夏都 2023-03-04 07:16:20
環球今日報丨的咚 2023-03-03 20:06:37
麗江客棧 2023-03-03 18:27:30
全農惠 2023-03-03 10:10:15
天天熱訊:一元撿 2023-03-03 09:30:57
熱推薦:漢廣國學 2023-03-03 09:07:28
世界訊息:鶴崗頭條 2023-03-03 08:22:14
小優助手 2023-03-03 07:25:38
微防偽 2023-03-03 06:22:14
全球微速訊:稅貢獻 2023-03-03 06:20:23
友加移動分銷版 2023-03-02 18:16:32
每日消息!火星直播 2023-03-02 16:20:25
熱頭條丨我的涂色本 2023-03-02 15:28:52
人工智能銷售系統 2023-03-02 13:30:40
今日播報!力程商旅 2023-03-02 13:27:15
高德語音助手 2023-03-02 12:20:58
土石方網 2023-03-02 12:14:56
微頭條丨享道租車 2023-03-02 10:08:07
滾動:鄉宿在線 2023-03-02 09:3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