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15 10:52:14 來源 : 億邦動力
文丨言菲
【資料圖】
編輯丨董金鵬
【億邦原創】藍鐵皮向前延伸,開出一條大路,臨時紅綠燈維持著前方十字路口的秩序。拐過彎兒,走土路,上大道,眼前是拔地而起的家居小鎮。
小鎮白色圍墻外,散布著片片荒地和蔬菜大棚,偶爾還能聽到附近喇叭的叫賣聲。越過白色圍墻,將會看到另一番景象:埃及金字塔、法國盧浮宮、泰國皇宮……世界風情,被納入小鎮五平方公里的版圖。
小鎮所在的南康,為江西省贛州市轄下的區,人多地少,丘陵山地,曾是羅霄山地區典型的特困地區。但現在,正如入口矗立的高大藤椅的寓意,南康試圖成為“世界家具頭把交椅”。
家居小鎮門口的高大藤椅
20世紀80年代,第一代南康家具人南下廣東佛山打工,巔峰期僅在佛山順德就有幾萬南康木工,一度流傳著“沒有南康工人,成就不了順德家具”。本世紀初,南康家具人帶著技術、資金和管理向北回流,在這個中部的縣城孕育出千億家具產業帶,和佛山的差距正在迅速縮小。(點擊《快手抖音殺瘋了!直播蠶食472個頭部家具廠,千億市場猛覺醒,佛山驚現“用工荒”》查看更多精彩內容)
南康家具既是后起之秀,也是“前事之師”。南康家具的崛起,正好趕上電商向國民經濟毛細血管滲透且重塑零售渠道,以及中國產業集群(產業帶)向智能化和數字化的轉型。南康抓住了這兩股浪潮。
2022年,南康家具總產值已突破2300億元,電商交易額近700億元,誕生了匯森家居、初屋、聯圓世家、卓覽、上林春天、木牛家具等品牌。近年來,格力電器、月星、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大自然家居、美克美家等在南康投資建廠,推動其向家居和智能化轉型。2022年,南康家具還入選工信部先進制造業集群項目。
光鮮背后有著不為人知的滄桑往事。多年前,南康家具也曾經歷生產渙散、產品銷路不暢和家具廠無以為繼的問題,好在家具產業向內地轉移和升級順應時代潮流。
2023年春天,各地上演“拼經濟”熱潮,不少地方提到產業集群的轉型和升級,尤其是電商、品牌和智能制造方向。而這些方向上的問題,許多都是南康家具經歷和探索過的。
01
“無中生有”
開車從南昌出發,一路向南,行駛400多公里,就到了贛州南康。贛州緊挨著廣東、福建和湖南,從南康到廣東順德,也不過400多公里。
南康是中國木匠之鄉。著名社會學家費孝通曾到南康考察,停留期間留下十六個字:“無中生有,有中生特,特在其人,人聯四方。”
在贛州南康,幾乎每個人都樂意跟外來者談論家具,它不僅影響了這個中部縣城的產業,也重新組織起這片土地上的生活。反過來,家具產業轉移到南康以后,也受到當地文化的影響。
一位五十多歲的阿姨蹲在地上,正在擦拭墻邊的污漬,她告訴億邦動力,兒子設計家具,女兒賣家具,她也從農民變成特色家居小鎮的清潔工。一位騎電動車的大爺告訴外來者,哪里的家具更便宜,他曾是木材商人,一天賣掉十幾車進口木材,現在為家居小鎮拉客人看家具,每月工資3000元。
在南康家居小鎮的辦公室里,劉慶明按下開關,實木茶臺開始自動上水,茶水不久便沸騰起來。他在家具行業干了三十年,其中28年在做老板。現如今,他在抖音上拍短視頻,開設直播賬號賣茶臺。
1993年,劉慶明從部隊退役,跟著打工潮南下,進入廣東佛山家具廠里做普工。那時候,十萬南康木匠南下廣東,進入順德家具廠打工。刨木料時,刀片打到一塊結疤上,瞬間彈起來,打爛了劉慶明的右手掌,傷口太大、太深,縫不起來。
回家修養半年后,劉慶明不甘心一輩子給人打工,決定在老家辦家具廠。這些木匠大多數中小學畢業,文化水平不高,往往學到技術和管理,攢下打工的錢,回老家辦家具廠。
20世紀90年代,商品房改革為家具產業注入了活力。
1993年,杜永紅從順德回來,注冊了南康第一家家具廠,一年就賺了12萬元。1994年,南康冒出了200家家具廠。據統計,9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有3000多外出打工的南康人返鄉創業。國道和公路兩旁,松木廠棚連成一片,前店后廠,向過路司機銷售家具。
1995年,劉慶明開廠時,南康還沒有家具城。很多外地人拿著錢到南康找貨,循著機器聲響到處走,哪里有貨就直接訂走,沒生產出來的也先預訂掉。“做出來就賣掉,根本上不需要我們去推銷。”
家居小鎮夜景
生意很好做,但南康家具的生產并不規范。當時,絕大部分工人是本地人,往往干完家里的活才來上班,很難約束。“你今天說8點鐘,他就9點到,他是不受管理的。如果你要求太多,他馬上就跑你對面工廠去上班,所以這是當時一個產業發展的痛點。”廖為敏說。
廖為敏是木牛家具創始人,初中輟學后在本地打些零工,24歲創辦了木牛家具。一次同學聚會上,一位在廣東做廠長的初中同學問廖為敏:“為什么不導入正規化的企業管理,把企業做大做強?”廖為敏順勢發出邀請,問:“想不想一起來干?”同學辭去廣東的職位,加入廖為敏的家具廠,開始改革木牛的管理方式。
2002年,木牛率先提出上下班打卡制度,按月結算工資,推出生產流程卡。最初實行上下班打卡,許多工人不愿意到木牛上班。但是,廖為敏咬牙堅持下來了。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雙向篩選,反而留住了一些有契約精神的好員工。
那時,南康發工資也沒有準,盛行“常年不發工資,過年才清工資”。平時借工人幾百塊生活費,記在賬上,過年再清算。有些老板比較精明,年終發工資時趁機講價,工人們要拿錢過年,只好得過且過。木牛每月10號準時發工資,一些真正想掙錢的工人會看重正規的企業上帶來的安全感。
02
“沒見過人這么少的工廠”
一則“南康軟體家具超越佛山要多久”的抖音視頻底下,業內網友吐槽:“反正我去福建跑業務,問我是江西的,還是佛山的,江西的不用進來。”
佛山家具作為老牌家具基地,是高品質的代名詞。而提到南康家具,不少人第一反應還是“山寨”和“水貨”。世紀初水貨風波挑起的漣漪,依舊沒有完全平靜。
2002年,南康家具爆發了一場“水貨風波”。因為木料不烘干直接加工,產品劣質,南康家具被冠上了“水貨”的名號。鄭州等地政府甚至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市民不要購買南康家具,全國很多商場不敢再賣南康家具。許多南康家具廠的貨物找不到銷路,堆在倉庫里。第二年年初,南康家具廠就倒閉了280多家。
一些目光長遠的老板吸取教訓,決定升級生產設備,建立烘干房。資金困難的企業也團結起來,采取合伙的方式建造烘干房。
南康人的團結精神在圈內聞名,這也形成了南康家具的獨特優勢,滲透在產業鏈的形態里。
“性價比”是南康家具繞不過的形容詞。南康家具的價格低,一大原因在于供應鏈的細分程度足夠高。比如一張床,很多工廠只做其中的一個部件,有人專做床邊,有人做床板,甚至有人只做一個高低屏,一個壓彎板,五六個工廠合起來,最后拼出一張床。
南康家具常常被稱為廣東家具的徒弟,但產業分工這一點上,廣東家具也不得不學習南康。“你看南康人做事都是這樣,很合作的精神。”
這幾年來,劉慶明的很多廣東客戶都想把自己的工廠搬到南康。綜合考慮在佛山開廠的成本,一些佛山老板干脆不做了,直接找南康代工。
佛山家具主打一二線市場,以歐式、美式風格為主,看起來洋氣時髦。而南康家具以中低檔實木家具居多,產品主要銷往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市場。
南康家具有其優勢,但發展中也不乏問題。打開抖音直播,搜索南康家具和佛山家具,差別依然明顯。連刷好幾個南康家具直播間,產品可能都長得差不多。抄襲嚴重,產品同質化,好打價格戰,這是南康家具一貫的痛點。
贛州一位品牌咨詢公司的老板看到南康家具的勢頭不錯,曾試圖發展這一塊的品牌管理業務,不料敗興而歸。“第一代南康家具老板賭性比較強,都喜歡短平快,談了幾個意向客戶,都被搞成功學那套的搶了單子。”他做過為數不多的小單子,都來自90后的南康家具老板。
不過,經過三四十年的發展,南康家具的產品也有了很大的提升。2020年夏天,董明珠曾到贛州南康,參與“家居+家電”直播帶貨,為南康點贊。于此同時,南康家具的生產軟硬件都在提升。
格力展館
劉慶明伸出右手,一道凸起的傷疤清晰可見,但現在工人的處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你放上去就行了,它自動的,就不容易出現這種工傷了。”
從自動化智能化,劉慶明手上的疤痕漸漸淡化,南康家具產業帶也在逐步蛻變。截止至2022年,200多家南康家具企業完成了數字化升級,139個智能車間落成。
當地的一則報道稱,一個南康實木家具智能工廠,1.7萬平方米的廠房內,共有4條智能生產線和100多臺自動化設備。相較于傳統工廠,這家智能工廠的生產效益可以提升3倍,場地利用率提高50%,單位產值能耗降低30%,人力成本可以節省80%。
抖音網友看到南康的智能工廠,感嘆道:“沒見過人這么少的工廠。”
03
“南康的茶臺都賣空了”
走進南康一家家具賣場,我隨機問一位60后門店老板娘生意怎么樣。她平淡地說:“掙碗飯吃。”按鍵計算器不斷發出“歸零”的聲音。
她自顧自補充道:“現在是網絡時代了,我們做網絡又做不了,已經到了這個年紀,也沒有年輕人腦瓜子靈活,反正能賺多少錢就賺多少錢,賺不到飯吃就虧。”
過去幾年,渠道變革一直是家具行業的熱門話題。璽承電商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2021年,家具建材市場占比從58.9%下降至54.4%,而線上渠道占比則由8.1%增長至20.7%。
2022年,家居賣場龍頭紅星美凱龍退租風波不斷,僅前三季度就關閉了7家商場,今年2月南昌紅星美凱龍家居廣場也宣布閉店。背上1229億元的債務,公司賬上只剩87億現金,大家都在問:紅星美凱龍還撐得住嗎?
還有一位門店老板娘對我說,以前淘寶電商會影響一部分生意,但是總體影響不大,疫情以后,抖音起來了,現在感覺影響很大。
疫情三年,培養了消費者的線上消費習慣,加速了抖音的崛起。在南康家具行業,抖音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導流窗口。據南康家具協會統計,2021年在抖音直播的家具賣家將近6000家,而南康家具賣家超過3000家。
一位銷售告訴我:“現在南康稍微做得大一點的,都有專門做抖音的部門。”在現場,恰好遇到一家三口來買家具,他們是從抖音上過來的,最后選了一套兩萬多的沙發。
劉慶明今年50歲,南康創一代里像他這樣愿意擁抱新渠道的人并不多。早在2011年,他就賣掉了工廠,開始轉型做銷售,開設家具門市。2013年,他看到了電商的機會,組建專門的電商團隊,運作阿里巴巴和淘寶。原本他有10個實體門店,一年之后,砍到了兩三個。第三年,他退掉了所有的門店。
“實體為什么我不做?如果我做抖音號,實體門店的租金二三十萬,三四十萬,一年我可以做多少個抖音號?”
2020年,疫情之下無事可做,劉慶明組了一個團隊,開始在抖音上直播賣家具。突然有一天,直播間爆了,不斷有人涌入直播間。平時只播兩三個小時,但那天直播團隊成員都很激動,根本收不住,一口氣播了一個通宵,直到凌晨六點才停。一晚上賣了幾百個茶臺,每張茶臺大概一千多塊。
問到那段時間賣了多少,劉慶明不自覺提高音量,有些激動地說:“(整個)南康的茶臺都賣空了。”因為賣得太好,還有老板要單獨為他辦一個茶臺廠。很多同行看到劉慶明生意這么好,也開始在抖音上賣茶臺。“2020年,很多南康的老板都在瘋狂地賣茶臺,拼價格,拼到沒利潤。”
“南康有很多人做抖音虧本,對抖音缺乏認知,上來就大搞裝修,招人,但人的能力具體怎樣卻不清楚。播不起來,一下又散了團隊。”一個南康人告訴我,南康有老板裝修抖音直播間花了200萬。
劉慶明形容自己“比較保守”,只有一個賬號盈利了,才會起第二個。“本身這個業務是新的,我們不斷在摸索,所以不要去重投入。”
劉慶明采取阿米巴模式組建直播業務。一個賬號就是一個直播團隊,每個團隊只取最小配置,一個運營加兩個主播。公司專門設有客服團隊和售后團隊,負責承接流量,形成業務閉環。
2020年,很多人追求高流量,炫耀直播間同時在線人數幾千。但劉慶明意識到,打付費流量看起來厲害,實際上很多都浪費掉了。家具是一個特殊的產品,復購率低,價格高,粉絲不會輕易買。劉慶明認為,最重要是利用內容精準觸達用戶,將這些用戶導入直播間,邊吸粉邊轉化。有的買家關注劉慶明的賬號一年以上,才決定下單。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