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讀書 | 新書掠影

2023-06-25 10:40:26 來源 : 文匯網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


(資料圖)

劉復生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23年3月出版

唐宋之際,中國社會發生了巨大變化,反映在思想文化領域則是肇端于中唐而興盛于北宋中期的儒學復興運動。新儒學者鄙棄傳統經生拘守注疏的習氣,將眼光心思轉向對儒經義理的探索,以用之于社會實踐。新儒以復興周孔之道、致君堯舜之業為旗幟,在各個領域掀起了復興儒學的熱潮,終于走向興盛的坦途。本書力圖從不同側面揭示這一跌宕起伏的動態過程,展現變革時代中的壯闊畫卷。

《應解人間不自由》

譚伯牛 著

九州出版社

2023年3月出版

金岳霖被稱為“情癡”,我們可能誤會他了?

沈從文長信追張兆和,讓不喜歡自己的學生回頭,他寫了什么?

拯救蕭紅的護花使者蕭軍,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家暴男”的?

關于近代文化名人,后世多有夸大失真之傳,作者譚伯牛身為考據型歷史學者,查找諸多史料,為讀者還原了文人大家真實的一面。拒絕以訛傳訛的臆想,理性觀察時代的愛恨情仇。以平視化視角講述文化名家在愛情中的恩怨情仇和悲歡離合。

《5000天后的世界》

[美]凱文·凱利著

[日]大野和基編

中信出版集團

2023年3月出版

作者預測未來將會是一切都與AI相連的世界,他將其稱為鏡像世界(Mirror-world)。智能手機和社交媒體已經超越國界,并對國際經濟和政治產生影響。GAFA的規模擴展到可以左右國際社會命運的程度。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巨變,世界到底要向什么方向發展?

物理世界將與虛擬世界融合,同時將產生新的平臺,進而形成新的工作方式和組織形式。除了對未來科技發展的預測,作者也對社會形態變化進行了預測,涉及商業變革、地緣政治、社會學等。

作者沒有因不斷出現新的技術、產品或流行趨勢而迷失方向,而是執著地對科技本質的深層結構進行觀察,他在書中指明了產生科技的世界本身具有何種發展趨勢。

《全球時尚史》

[法]奧黛莉·米耶 著

王 昭 譯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23年3月出版

時尚是誘惑的工具,是社會的注記,是最不理性的消費。從古雅典人的腰帶到奢侈品配飾,從古羅馬系帶涼鞋到中世紀的鞋履,從英國亨利八世王后的衣櫥到納粹的審美烏托邦……作者用心書寫了一部全球時尚史,通過經濟、審美社會與文化的多重視角加以考察。這部以時尚與奢侈品為主題的歷史書并非對過去的簡單敘述。它深入挖掘了服裝飾品與化妝品如何參與一個社會的塑造,以及它們被接受或否定的背后又存在著哪些深層的原因。時尚興衰變遷的背后,映射出更為復雜的政治、經濟、審美、社會與文化現象。

《醫生,你在想什么——每個人的疾病課》

王 興 著

上海譯文出版社

2023年6月出版

人人都會生病,但并非人人都會看病。醫學知識和每個人息息相關,但在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學習中,卻缺失了這一環,以至于很多人在第一次去醫院時會迷路,不知道身體的問題屬于哪個科室專業的范圍,不知道內科外科的分別,聽不懂醫生的診斷,因過度擔心多掛很多醫院的號、做多次不必要的檢查,迷失在網上各種或真或假的醫學診療建議中……當今的許多醫患矛盾、誤會,也部分源于醫生和普通病人之間巨大的信息不對等。

《醫生,你在想什么》是一位專業的醫生從老百姓生病后的尋醫、問診、治療各個環節中可能碰到的相關問題出發,結合一定的科學知識、人文思考,為在疾病面前迷茫而憂慮的普通人提供一套基礎的認知與思路,為大家提供一堂“每個人的疾病課”。

提供科普疾病的基礎知識,減少普通人對疾病的恐懼焦慮;科普常見病、危重病發生機制、治療手段;普及預防疾病、尋找合適的就醫渠道的方法;幫助普通人理解醫患關系的本質,提升溝通質量;了解做醫療決策的基礎知識和思路;重新理解疾病與生命。

編輯:蔣楚婷

責任編輯:朱自奮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讀書 | 新書掠影 2023-06-25 10:40:26
KDE Plasma 5.27.6 發布 2023-06-25 10:40:42
讀書 | 新書掠影 2023-06-25 10:4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