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全球微動態丨《像天才一樣思考》譯者序

2023-03-31 09:57:12 來源 : 科學網

最近我的朋友K. Barry Sharpless教授梅開二度,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我在解讀今年諾貝爾化學獎時,聽眾們最想了解的問題是,這位“天才”是如何思考、如何創新的呢?的確,像Barry這樣的“天才”,他們思考問題和創新的方式與眾不同。而《像天才一樣思考》這本書的主人翁們是歷史上取得重大創新突破并且引發重大社會變革的若干偉大人物,毋庸置疑,他們都是世人公認的“天才”。然而,迄今為止很少有人真正洞察他們的思維過程,甚至連有些天才自己動筆寫的自傳都沒有深刻揭示其思維過程。本書在向讀者娓娓道來天才故事的過程中,揭秘了天才們神秘的大腦是如何思考的,又是如何運用各種創新方法來逐漸逼近并最終實現自己的偉大創舉的。實際上,本書的目標是通過一個個生動活潑、深入細致的創新案例,讓矢志創新的人們學習天才們的創新方法,從而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一整套創新工具箱。

這是一場百年創新史。本書涉及的科學史起始于19世紀下半葉,橫跨了兩個世紀,覆蓋了這一歷史時期內在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領域發生的諸多科學革命。它們無一不引發了社會重大變革,本書對這一時期內取得重大創新的相關重要人物進行了專章介紹。

科學在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發生了劃時代的巨變。經典物理學在19世紀60年代發展到頂峰后便再沒有取得顯著進展,它的理論根基也因為“以太漂移”實驗的否定結果發生了動搖,困惑的物理學家們不知道何去何從。直到20世紀初,天才的愛因斯坦帶著他創立的相對論引發了物理學界的這場偉大變革,人們的困惑才得以解除。愛因斯坦的理論不僅包容了經典物理學,而且把物理學推進到了新階段。在生物學領域,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是19世紀最具影響力的科學著作之一,孟德爾的遺傳定律闡明了達爾文理論中物種多樣性產生的遺傳學原理,而且它的應用使綠色革命成為可能。在巴斯德建立的細菌致病論的基礎上,科學家們對免疫學的理論研究使不計其數的人幸免于致命傳染病。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技術發明層出不窮,迅速投入應用的技術成果又產生了強大的社會生產力,引起了巨大的社會變革。在電學理論的指導下,先后發明或改進了電報、電燈、電話等,使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保羅·巴蘭提出的分布式網絡和分組交換的基礎上,互聯網產業得以產生并發展到今天,真正使互聯互通成為可能。對心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學研究顛覆了20世紀最理想的生活,奠定了現代健康生活方式中適度運動和均衡飲食的重要地位??茖W技術的進步推動了社會的發展,社會需求又對科學技術的進步進一步提出了新要求,二者相輔相成,共同譜寫了一段輝煌燦爛的歷史。

這是一套創新工具箱。本書揭開了天才們神秘的面紗,他們的思維過程就這樣毫無保留地擺在了我們眼前。雖然天才無法被模仿,但本書貼心的準備了一套創新工具:提出正確的問題、觀察、類比、歸納演繹、改變觀點、拓寬視角、剖析問題、反向思維、重新排列組合、群體的力量和轉換認知框架。你可能聽說過它們,也可能曾經使用過其中的某些方法來增強思維能力,但你有沒有想過天才們正是得益于這些創新工具的組合運用取得了一個個顛覆性的創新成果,引起了一場場社會變革。

本書不僅提供了這樣一套創新工具,還抽絲剝繭般地講述了科學天才們是如何運用這些工具的。以觀察工具為例,達爾文在小獵犬號航行過程中收集到的大量數據和對動植物進行的廣泛調查奠定了他的自然選擇進化論。盧瑟福在觀察阿爾法粒子的撞擊實驗時注意到的粒子向后偏轉的反常現象成為了“盧瑟福原子模型”這一革命性構想的基礎。為什么他們能看出名堂,別人就不能?觀察工具不是簡單地“用眼看”,而是要“用心看”。觀察者只有克服了習慣化和選擇性兩個障礙才能在那些通常看起來無關緊要的細節中留意到別人錯過的東西。本書中偉大創新者們對這套工具的使用過程就是一部鮮活的使用指南,讀者們若能細心體會、勤加練習,定能找到自己的創新之道。

這是一本人文教育書。對弱智兒童的同情讓瑪麗亞·蒙臺梭利決心研究教育能否促進他們的發展,向當時冷漠的醫療系統勇敢發起了挑戰。她也是在付出許多努力獲得醫學學位后毅然決然地踏進了教育研究這一未知領域,逐漸形成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在特殊兒童學校取得顯著成果后,她把這種方法轉移應用到了正常兒童身上。今天,全世界都在使用蒙臺梭利教育法,這是蒙臺梭利為世界留下的寶貴財富。

二戰結束之后,出生率的上升和死亡率的下降引發了人口爆炸,面對人口爆炸可能會導致的饑荒和社會動蕩等問題,科學家們分別從問題的兩端出發向問題發起了進攻。一個方向是增加糧食供應,以雜交育種和化肥工業為基礎的“綠色革命”完成了這一使命,今天世界上生產的糧食足以養活地球上的每一個人。另一個方向是控制人口數量,以口服避孕藥的誕生為標志的“避孕革命”不僅做到了這一點,還改變了女性在社會中的角色。然而,人類依然面臨很多棘手的問題,如氣候變化、環境污染等,“先天下之憂而憂”,希望每個人都能站在“人類共同體”的角度開展科研活動和日?;顒印T趯ふ易约喝松饬x的同時,給社會多一份人文關懷;在善待自己的同時,善待自然,善待我們生存的環境,將人生意義升華與社會價值實現有機統一。

這是一部精彩故事會。你肯定知道愛迪生發明燈泡的故事,但你聽說過他背后的創意工廠嗎,你知道他與特斯拉之間的電流大戰嗎?達爾文的進化論早已深入人心,你可知他將《物種起源》一書的手稿在辦公室鎖了將近20年,你可了解他在提出這一理論時的矛盾心情?愛因斯坦是個偉大的天才,是現代物理學的開拓者,但你是否知道1905年是愛因斯坦的“奇跡年”,他在這一年一下子發表了4篇論文,震動科學界,取得的突破催生出了物理學中三個不同的新領域。從前只知居里夫人因元素釙和鐳的發現而受人尊敬,卻不知道這些發現背后的細節和她與盧瑟福之間的交集。面對“整個實驗室正在變得具有放射性”,居里夫婦的不理睬使他們與重大突破擦肩而過,而盧瑟福對這一異常現象的關注和持續研究打破了原子不可再分的認知框架,將科學帶進了核時代。

我們都知道恪守科技倫理非常重要,因為它界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體應恪守的價值觀念、社會責任和行為規范。但米爾格拉姆用服從實驗顛覆了我們的觀念,在權威的命令或者利益的驅動下,科學工作者也可能會實施不道德甚至不人道的行為(實驗中高達65%的參與者施加了最高450伏的電壓)。他的實驗雖然是開創性的,但對它的譴責和爭議一直存在,因為他欺騙了受試者,他讓受試者相信自己正在參與一個關于人們如何學習的實驗,而所謂的學習者是他花錢雇傭的演員。從最初的《紐倫堡法典》到后來的《赫爾辛基宣言》,再到現代人權制度以及今天普遍遵循的科學研究倫理,都明確要求所有涉及人的科學研究必須堅持知情同意和維護受試者利益的原則。但在那段倫理真空期,不受約束的科學研究領域擁有很大的學術自由,像米爾格拉姆的“服從實驗”一樣具有爭議的科學故事不在少數。為了能夠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建立起一種方法來治療二戰中餓極的人群,美國生理學家安塞爾·凱斯進行的“饑餓實驗”給受試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極大傷害。人類卵子是怎樣發育成胎兒的?婦產科醫生約翰·洛克為此進行的一項人體胚胎研究雖然對醫學發展來說意義重大,卻也實實在在遭到了質疑,認為這項研究是為了摧毀人類胚胎才有目的地創造它們。

總之,這絕不是一本枯燥的工具書,絕不會讓你翻看了幾頁便想打瞌睡,娓娓道來的科學故事就像發生在我們眼前一樣,書中一個個令人拍案叫絕的精彩科學故事和天才們的傳奇人生令人對科學世界心生向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事業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我們更應該著力提升國民的創新素養和科技界的原創性思維,這本書無論是對中小學生、大學生乃至研究生,還是對于創新者和教育者來說,都值得一讀,可以讓我們學習天才的思維方式,在學習、科學研究和創新上勇于突破,真正做出原創性和顛覆性的創新成果,為早日將我國真正建成世界科技強國添磚加瓦。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