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2 09:58:12 來源 : 中國江西新聞網
江西是全國中醫藥文化重地,樟樹幫、建昌幫傳承千年、馳名天下。近日,與樟樹幫、建昌幫發祥地相近的奉新和宜黃也在全力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當地主官近期都出席了相關活動。為推動中醫藥產業發展,他們說了啥?
江西省贛江新區神農嶺本草科技園中藥材種植基地。視覺江西袁駿攝
宜黃奉新主官參加中醫藥工作相關會議
(相關資料圖)
江西是中醫藥的重要發祥之地、昌盛之地,有著深厚的中醫藥傳統文化積淀。9月1日至2日,經典名方現代中藥發展大會暨全國重點實驗室首屆學術委員會會議在江西南昌召開。多位院士、專家出席會議,為江西聚集更多中醫藥優秀人才、產出更多中醫藥優秀成果出謀劃策。
這樣一場重要會議的舉辦說明,江西非常重視中醫藥文化傳承和產業體系、科研體系的建設。會議的舉辦標志著現代中藥全國重點實驗室建設正式啟動,將有力助推江西中醫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會后不久,江西兩個縣區也召開了中醫藥工作相關會議。9月4日,宜黃縣中醫藥產業發展工作座談會召開,宜黃縣委書記杜曉良出席會議并講話。他說,要錨定“以醫帶產”發展定位,推動“醫療康養藥”全產業鏈發展,逐步打響“看中醫到宜黃(曹山)”品牌。
此前,2月4日,杜曉良還出席了當地曹山中醫醫院(門診部)開業典禮。該院是全省首家、全國第二家純中醫醫院,醫院的開業對宜黃打造中醫藥產業作用重大。江西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馮瑋認為,“純中醫醫院”試點是對傳統中醫藥現代化的有益探索,應當舉全省之力辦好幾所“純中醫醫院”,以院興道地藥材,再以道地藥材反哺“純中醫醫院”,構建中醫藥產業正向循環。
宜黃這場會議的兩天后,奉新縣也召開了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評審反饋會。奉新縣委書記陳志堯表示,要對標先進找差距,借鑒經驗抓落實,將中醫藥產業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健全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
奉新是中華傳統科技百科全書《天工開物》作者宋應星的家鄉,馮瑋建議,當地可立足這一優勢,打好“傳統醫藥科技牌”和“天工國藥牌”,以智慧農業引領中藥材種植,以“天工開物”主題康養詮釋中醫藥“科學”屬性,提振民族醫藥文化自信。
發展中醫藥產業對兩地有何意義?
發展中醫藥產業,既是傳承民族瑰寶的歷史文化工程,更是事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醫療衛生工程。因此,發展做強本地中醫藥產業,對兩縣意義重大。
首先來看宜黃。作為一個深居內陸,缺乏外向型優勢的山城小縣,宜黃的產業主要以低端的塑料產業為主。這些塑料企業數量眾多,但占縣財政稅收的比重卻逐年下降。這讓宜黃意識到,必須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中醫藥產業正是宜黃尋求的新增長點之一。
正如杜曉良所說,中醫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發展中醫藥產業是文化傳承的需要,是產業發展的需要,是轉換經濟發展賽道的需要。宜黃有深厚的中醫藥文化,要傳承好中醫藥文化,大力發展中醫藥文化產業,做到在文化傳承中發展產業,在發展產業中傳承文化,推進中醫藥產業特色創新發展,著力將中醫藥產業打造成新的經濟增長極。
宜黃的思路,正是將中醫藥與醫療健康、文化旅游等產業融合起來發展,找到附加值大、具有可持續性的綠色經濟增長點。近年來,宜黃在曹山景區文創街區揭牌縣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中心,并成立相關工作站,再加上今年的曹山中醫醫院(門診部)開業典禮,一系列動作說明,宜黃發展中醫藥產業,是綜合考慮產業發展方式轉變、提升全民身體健康素質和傳承中醫藥文化的統籌之舉。
與宜黃一樣,奉新也在挖掘自身中醫藥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相關政策,提出了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的舉措。在陳志堯看來,做好這項創建工作,必須堅持以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為導向。
去年1月25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曾發布《關于印發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市(縣)管理辦法和建設標準的通知》。該《通知》中有一份名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建設標準”的文件。這份文件提到,要做好中醫藥發展規劃、標準制定、質量管理等工作,將本縣基層中醫藥服務打造成網絡健全、設施設備完善、人員配備合理、管理規范、中醫藥防治康養融合發展的完整體系。
按照文件規定,奉新要想順利通過創建全國基層中醫藥工作示范縣的評審,必須構建起完整的基層中醫藥服務體系,讓縣里每一個有需要的人都能在基層享受到優質的中醫藥服務。陳志堯提出的“以滿足人民健康需求為導向”正好契合了這一文件要求。
不論是調整經濟增長和產業發展賽道,還是為人民群眾身體健康著想,對宜黃和奉新來說,做強中醫藥產業都是十分必要之舉。兩縣鎖定發展目標,展現了當地將基層中醫藥產業打造成全省乃至全國標桿的決心。
兩縣主官均提到要擴大中醫藥影響力
作為江西傳統優勢產業,中醫藥產業在省內有著深厚基礎。與其他地方相比,兩地要如何突出特色,做強本地中醫藥文化和產業品牌?
宜黃發展中醫藥產業的目的,是開拓一個新的經濟增長賽道,目的是“以醫帶產”。要讓中醫藥形成產業,必須讓這一文化和品牌在當地有深厚的影響力。杜曉良表示,要通過用中醫給群眾看病,讓更多的群眾信中醫、用中醫,讓中醫看病逐步形成氣候、規模和氛圍。
同時,要擴大宜黃中醫在社會的影響力。要在撫州市區開展義診活動,在曹山舉辦中醫藥文化節,大力宣傳推介宜黃中醫名師名醫名方,推進宜黃中醫藥走出去、請進來,持續打響“看中醫到宜黃(曹山)”品牌。
長久以來,受一些影視橋段和假中醫、庸醫的影響,傳統中醫一直披著一層“灰色”面紗,再加上受到現代醫學的沖擊,中醫不夠標準化的問題顯現。
要做好標準化建設,一要把好藥材關,二要把好人才關。藥材是中醫藥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杜曉良認為,要推動建設中藥智慧大藥房,按照“能種什么種什么,什么好種種什么,什么好賣種什么,能種多少種多少”的原則,穩步發展中藥材種植。
在中醫藥人才建設上,要加強中醫藥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構建以曹山中醫醫院、縣中醫院為中心的中醫旗艦醫院,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推動中醫服務向基層延伸。
中醫藥要想在當代獲得新發展,就不能抱殘守缺,必須與時俱進。與宜黃一樣,奉新也重視中醫藥的標準化建設。奉新縣委書記陳志堯說,要加快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化,因地制宜發展中醫藥康養產業,大力培養高質量中醫藥人才,加大中醫藥宣傳力度,強化品牌建設工作,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
為提升中醫藥在群眾當中的影響力,讓大家多了解這一中華瑰寶,奉新近年來舉辦了多場活動。如,去年9月27日,當地開展中醫藥文化進校園活動,讓娃娃從小感受博大的中醫藥文化;去年11月,該縣老年大學開展中醫藥健康知識講座,提升老年人中醫藥養生保健知識和觀念;今年2月,奉新衛健、科技等部門又聯合縣中醫院開展“中醫藥進萬家”義診活動,增強群眾對中醫藥文化的認同感。
從這些案例可以看出,要想做強縣域中醫藥產業發展、營造基層濃厚的中醫藥文化氛圍,必須讓民眾認同中醫藥,讓基層醫護人員擁有好的中醫藥技能,讓民眾信任傳統中醫藥這一民族瑰寶。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