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屏邊縣探索鄉村振興“新錢景”的實踐與思考

2023-08-31 04:16:46 來源 : 屏邊縣委辦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群眾增收是關鍵。屏邊縣緊扣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目標任務,強化“四項舉措”,不斷探索鄉村振興“新錢景”,著力實現村村有企業、戶戶是股東、人人能就業、家家可增收目標。

產企發展共建共融,聯動實現“村村有企業”。做大做強鄉村特色產業需要企業的不斷牽引,產業和企業發展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屏邊縣堅持產企共建共融,充分發揮企業在鄉村經濟發展中聯農帶農能動作用。依托鄉村自然資源稟賦,深入挖掘發展潛能,圍繞“林、果、藥、水、旅、石”等重點產業,實施產業強村戰略,全面提升產業發展能級,推動形成“一村一品”“一村數品”,同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有實力、有技術的龍頭企業,有效發揮企業在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通過“一村一產業一企業”或“一村多產業多企業”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經營,形成“種、產、供、銷”一體化發展鏈條。目前,全縣累計發展家庭農場194個,134家新型經營主體聯結帶動18299戶農戶持續增收致富。

利益聯結同心同行,抱團實現“戶戶是股東”。強化思想引領,破除群眾“等靠要”思想,充分激發群眾增收致富內生動力。屏邊縣堅持因地制宜,建立健全龍頭企業綁定合作社、合作社綁定農戶的“雙綁”利益聯結機制,采取“企業+合作社+農戶”“基層黨組織+合作社+農戶”“企業(合作社)+村集體+農戶”等多種發展模式,建立完善利益鏈條。有效盤活農村集體資產和山林、土地等資源要素,多元化做大做強村集體經濟,讓群眾在村集體經濟收益分紅中增收,同時創新入股形式,引導群眾通過技術、土地、資產等差異化入股并參與市場經營主體生產發展,按年度收益分紅增加收入;針對轄區資源、資產薄弱的村,可采取“飛地入股”形式,跨區域、點對點進行合作促收。通過利益聯結、入股分紅,抱團實現“戶戶是股東”目標。目前,全縣農村集體資產達4.87億元,白河鎮通過“黨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以臘哈村熱果交易市場為核心,以荔枝等種植基地為根本,以電子商務為引擎,實現12個村集體經濟達5萬元以上,帶動村民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崗位搭配分層分類,創新實現“人人能就業”。就業是民生之本。屏邊縣堅持把解決村內剩余勞動力就業問題作為群眾持續增收的重點,根據年齡、技能、文化等進行就業崗位分層分類搭配,確保群眾能就業、不失業、收入穩。健全完善就業政策服務保障機制,強化群眾技能培訓,著力提升勞動者就業創業能力,推動鄉村知識青年群體通過家門口創業優先帶動群眾就地就近就業一批、青壯年外出務工就業帶動群眾轉移就業一批,對無法外出、低收入家庭勞動力統籌利用鄉村公益性崗位進行兜底安置就業。通過精準落實就業政策、高效推送就業信息、“五級聯動”送崗上門服務等,讓群眾主動參與就業促增收,創新實現“人人能就業”目標。2022年以來,全縣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6萬余人次,人均務工年收入達3萬余元;主動對接省外優質企業提供就業崗位4900個,引導1.6萬名群眾實現長期省外穩崗就業;開發鄉村公益性崗位,實現1675人兜底安置就業。

綜合施策精準精細,覆蓋實現“家家可增收”。聚焦產業發展推動、利益聯結驅動、穩崗就業帶動、幫扶措施聯動,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構建起群眾增收致富的“四梁八柱”。精準精細綜合施策,推動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城鄉要素自由流動、優勢互補;實施農村居民持續增收行動和農村低收入人口收入過萬專項行動,完善線上線下網格監測預警體系,動態調整“一戶一策”幫扶增收措施,強化易地搬遷后續持續扶持;強化東西部協作幫扶,深化產業合作、市場銜接、人才交流、勞務協作等民生幫扶;全面落實好各項惠民利民便民支持政策,著力改善鄉村產業發展基礎,持續加大鄉村產業主路網、主水網和冷鏈、物流等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引導群眾大力發展“短、平、快”特色種植養殖業,千方百計覆蓋實現“家家可增收”目標。2021年以來,全縣累計下達整合財政涉農資金6億余元,實施產業發展項目476個,制定低收入人口“一戶一策”措施5525條;累計投入東西部協作資金1億余元,實施各類項目45個,惠及全縣各村寨。

(責任編輯:陳楠 審核:盧秀麗)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萊德(關于萊德簡述) 2023-08-31 04:16:06
win10(kms) 2023-08-31 04:03:38
透明質酸鈉原料企業 2023-08-31 03:59:28
洛數九歌 洛數 2023-08-31 03:57:31
懲戒魅魔steam叫什么 2023-08-31 03:44:35
安居寶可視對講機 2023-08-31 03: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