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1:47:00 來源 : 互聯網
1、按土葬來說,一般有九個步驟:小殮,大殮,舉哀,停柩,伴宿,吊孝,超度,出殯和下葬。
2、 首先,人死后,即行沐浴更換壽衣,移于靈床。
(資料圖片)
3、靈床前,置一祭桌,設“長明燈”,擺供、上香、放“倒頭飯”。
4、死者子女要身穿白色的孝服,日夜守候在靈床前。
5、再由亡者長子,手持夾帶黃表紙或香的高粱秸,全家的孝子都要放聲痛哭,同時大門外要放一只紙馬,將其燒掉,意為讓亡者騎馬歸西。
6、 出殯的前一天晚上,要舉行為死者餞行的儀式,在土地廟設祭,先由至親好友前往祭奠,然后喪主祭奠。
7、死者入棺后,一切事宜處理完畢,還要再讓至親好友看看死者遺容,之后由木工用木楔將棺封牢。
8、而在出殯前,還要在靈棚作最后一次祭拜,親友依次祭拜后,“孝子”再行祭拜。
9、 出殯多選未時,先將棺材移至大門外,置于抬運棺材的框架上,再讓死者的兒子執幡、打瓦,然后全部人起運靈柩去墓地。
10、在出殯之后的當天晚上,主人家便大擺宴席,宴請幫助的人,以表謝意,這也算是整個喪事中最輕松也最熱鬧的一個環節。
11、殮分大殮小殮。
12、小殮是為了死者穿殮衣,大殮是把死者尸體入棺。
13、小殮畢,喪家需為死者舉行奠祭,稱小殮奠,號哭盡哀而止。
14、當晚于庭中整夜點燃火炬不息,殯期前一夕舉家不寐,謂之伴宿,俗稱坐夜。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