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1:32:38 來源 : 寧夏日報
【資料圖】
廢舊輪胎加入國省道養護、道路養護分類施策有妙招。6月20日,在寧夏公路管理中心公路養護工程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會上,“四新技術”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讓國省道干線精細化、規范化養護更進一步,國省道干線養護用上“低碳環保”新技術。
在省道103線巴浪湖—高閘段預防養護工程試驗段,公路養護人員首次將橡膠粉復合改性瀝青混凝土應用到路面養護工程中。據介紹,這是一種低碳環保的新型材料,就是將廢舊輪胎制成橡膠粉,和改性劑一起加入瀝青混凝土中,短短2公里就能消耗廢舊輪胎約2800條。橡膠粉溶脹后,使得路面變得更有“彈性”,能緩解高速行駛中車輛的顛簸,有效減弱輪胎摩擦路面的振動噪聲,提升行車舒適度。
省道308線孫家灘—滾泉段預防養護工程施工現場,公路養護人員對路面裂縫、坑槽、沉陷和車轍等病害處置工藝進行總結提升,形成標準化工藝流程,按照“口袋書”的步驟進行操作就能有效克服質量通病。項目管理人員在現場打開了監管平臺,人臉識別確保了參建人員履約到位,還能遠程監控瀝青混凝土拌合站后臺數據,攤鋪溫度和碾壓軌跡的歷史記錄也清晰可見,信息化管理的手段讓人耳目一新。
寧夏公路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養護管理中心通過實施普通國省干線潔化、綠化、美化提升,創建“管養示范樣板路”和“養護工程示范項目”,落實日常養護、養護工程和公路養護站點標準化,統一站點標識、人員著裝、車輛涂裝和內業內務,提升行業發展內驅動能。(記者 趙磊 實習生 楊佳玲)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