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0:04:23 來源 : 互聯網
奧迪最近在中國發布“China.Land of quattro見地未來”戰略,發布會后第二天我還參與了其中的試車環節,活動中提供各種奧迪的四驅車型試駕,我被分配的小組所試駕的全是奧迪Q5。上車一看,發現原來是最新改款的Q5,于是就有了這篇小車評文章。
【資料圖】
一汽奧迪Q5在2009年上市,如今的最新款是在2013年4月推出的,廠家稱為2014款。跟我們早期試駕的奧迪Q5相比,新款除了配置有變化之外,還有兩大改動:一是Q5換裝了8前速自動變速箱,取代了原來的7前速雙離合變速箱;二是奧迪在旗下全面梳理新的動力命名方式,所以目前Q5有35TFSI、40TFSI和45TFSI。
2.試駕2014款奧迪Q5:外形變化
新款的外形變化只在于一些包裝的變化。比如前后車燈的內里燈具設計有所改變,另外配置單上也出現越野風格包,不過只在頂配提供,上圖所拍的就是頂配Q5,如果想買到外貌有些獨特的Q5,可以選它。
越野風格包除了四周的黑色包圍,前后保險杠下也有部分鍍鉻裝飾,所以它還真只是為了好看而包裝的。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上圖的Q5的輪圈特別大,其尺寸達到20寸——不過這四只大腳為選配品,頂配型號標配19寸輪圈,其余標配18寸輪圈。
【18寸輪圈,這個較低配置型號也沒有越野風格包】
3.試駕2014款奧迪Q5:內飾與裝備
車廂設計沒有變化,但細看一些細節,還是能發現新款Q5做了升級優化。
頂配型號的車廂內仍采用真實木紋裝飾,色調比以前老款車型的更亮更顯眼。Q5當時采用真實木紋裝飾還鮮有同道者,而如今越來越多新車采用類似裝飾,比如寶馬車型現在也喜歡這類裝飾,那些崇尚自然的買家會更喜歡這樣的裝飾。
中控面板也出現了部分黑色烤漆面板裝飾,讓原來“素素”的黑色亞光面板增加了點華麗元素。還有些技術裝備的升級,在所試駕的頂配型號上,我們看到了主動巡航系統,除此之外,原來的變線提醒功能,在頂配型號上也升級為可主動修正方向的車道保持系統,技術含量更高了。
頂配的通風座椅功能,由原來的6級可調變為如今的3級調整,不過操作方式也變得跟大多數品牌相同,更容易學習操作,也算有得有失吧。加熱/制冷杯座是Q5的一個特色裝備,新款上配備范圍有所擴大,而且除了最低配置都能選裝——但需要付出1600元的不小代價。
B&O音響繼續裝備Q5,雖不是Q7上那套最頂級的款式,但在同級中的聽覺享受也相當出色了。
4.試駕2014款奧迪Q5:動力表現
新款Q5所配備的2.0T發動機,分出高低兩個功率型號。其中低功率版為132kW、320Nm,只提供一個手動擋版本;高功率版為155kW、350Nm,匹配8前速自動變速箱,并標配自動啟停系統。其實Q5早在2010年就換用了8前速自動變速箱,不管是有意還是無心,Q5的油耗可能不會比以前匹配7前速雙離合變速箱低,但恰好遠離了雙離合的輿論漩渦,這樣消費者的購買信心反而不會受到影響。
2013款Q5所用發動機和變速箱相較之前沒有變化,但卻是我們第一次比較全面地試駕使用8AT的Q5。Q5的2.0T整體動力沒有奧迪/大眾同樣裝備2.0T的轎車那般好,基本得不到轎車上那種犀利的爆發感。不過實際開上路也夠用,即便像我們在海拔超過3800米的山路試駕,高海拔多少會影響動力輸出,但大力踩油門提速也能給人信心。雖然換用自動變速箱后不可能有雙離合那種超快的升擋表現,但整體的線性程度卻又有所改善,應該說好開程度有所提升。
而改用8前速自動變速箱后,我認為最值得肯定的進步,是它的動力系統運轉的精致感得到提升。原來使用7前速雙離合變速箱,動力的傳遞更直接,但動力切換銜接、起步等時候,總能感覺到有點細微的小震動或者停頓動作,或還有細微雜音。新的動力系統,當它執行駕駛者的指令時,反應更迅捷、自然,這是一種機械層面的高級感。
5.試駕2014款奧迪Q5:配置變化
新款的國產Q5分出了6個配置款式。其中最入門的手動擋型號擁有基本的自動空調、電動座椅、全景天窗、各類電子安全裝備,倒不失為務實又有入門豪華車檔次的選擇,在同級里應該是少有的。其余款式的高級裝備逐級增多,當然配置表也提供了很多的選裝機會,買家有機會組合出各類特別的型號。而像駕駛模式選項、B&O音響、空調座椅、阿爾卡塔納真皮座椅等只有到高配型號上才有標配。
還有一點,Q5的頂配型號豪華型是沒有裝備駕駛模式選項的,但裝備齊了其他各種舒適裝備,真是個符合大多數國人消費觀的配置搭配。
奧迪Q5是目前賣得最火的奧迪SUV車型,重要原因是它的塊頭和定位都非常適中,公路性能和輕度越野性能都不錯的造詣,消費者付出40-50萬元的價錢,能得到的豪華與實用功能兼具的城市SUV選擇不多。另外2010年早早換裝8前速自動變速箱,不僅讓它提前躲開了雙離合輿論漩渦,產品內涵還小有提升,變得更好開。而且Q5還能提供豐富的選裝機會,尤其能讓那些購買入門型號的消費者補足一些配置遺憾。另外,提供手動擋的四驅版Q5,也算是豪華SUV市場里一個特別之選,適合那些鐘情手動擋的少數買家。
去年才推出市場的啟辰D50、R50在短短大半年時間就進行了年度改款,新款車型在原有配置的基礎上增加尾翼、電動后視鏡兩項標準配置,提高了不少性價比,除此之外還在方向盤上換上彩色Logo來提升用戶的品牌認同感。
一開始啟辰D50、R50只配備手動調節后視鏡,如此配置讓人深感啟辰的誠意不足,也受到早前一批購買了啟辰產品的車主詬病。不過遲到總比不到好,加上了這項必要的配置,啟辰D50、R50才有了真正的性價比。
而那新增的尾翼能提升不少外觀的檔次感,特別是R50,大大提高了尾部的完整度。但大家千萬要記得,無論是D50還是R50都不會因為裝上尾翼就能變成一臺跑車,始終這套尾翼的裝飾用途大于實際。
這次我第一次體驗啟辰D50、R50,雖然只有一個下午的時間,但廠家為我們安排了多個有趣的項目給我們體驗。
載物空間體驗
第一個進行的環節是R50載物空間比賽,我們一組兩人要在2分鐘的時間內將場地內的所有物品都塞進R50的尾箱(后排座椅已經扳平),并且返回起點,按照車廂內物品的分值進行統計排名。場地內一共有15件大小、分值不同的箱子、水床和不規則充氣玩具,理論上R50那是能將所有物件都塞進去。
在比賽中,R50那寬大的尾箱幫了不少忙,但是為了得到盡可能多的分數,我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去整理,將形狀整齊的放在底下,再把不規則形狀的見縫插針地塞進去。
最終我們一組的分數是250,比第一名相差了20分,剛好是一個充氣玩具的分值,第一名的物件整理得明顯比我們要好。可以說的是,當我們需要搬運大量物品的時候,合理的擺放比數字上的容積更為重要。
小型場地試駕
第二個環節就是D50場地試駕,和往常一樣,直線加速急剎、繞樁、小半徑轉彎和倒車入庫和減速帶體驗等基本項目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場地面積不大,而且只有2圈的體驗,如果我說什么加速凌厲、剎車優秀、操控極好等等一定是騙你的,2圈的體驗我將關注點集中在車身靈活性和操作易用度上。
為什么我要關注這兩點,我想說明一下,因為啟辰的目標市場集中在二、三線城市,一般來說老城區以及郊外村道的道路條件并不會太好、交通狀況也比較混亂,本來汽車所占用的道路面積就較大,如若身段不靈活的話很有可能就是牛入泥潭了。
活動方為我們設置的小半徑轉彎路段非常狹窄,只要稍有疑遲車頭或者車側就會撞倒樁筒,非常考驗視野和轉向。幸好D50的視野一貫都不錯,盲區面積不大,讓我放心判斷樁筒的位置。而且方向足夠輕盈,快速扭動起來毫無壓力,但是欠缺一些準成,需要細微調整。一段路下來,感覺啟辰雖然有一些不足,但對用戶來說,開起來依然十分輕松。
節油賽
現在很多廠家都喜歡在公開道路試駕環節中附加節油賽,用意很簡單——降低試駕速度保證安全,這次的試駕也不例外。而試駕的路線就選擇在我非常熟悉的大學城外環路。
在試駕開始前我們同車三個媒體經歷過思想斗爭,在舒適和成績之間堅決地選擇了后者,意味著在26公里多的路程里我們將會使用關窗關空調、保持勻速遇紅燈就熄火的策略。
可惜天不作美,我們遇上了外環路全數8個的紅燈,每一盞紅燈就消耗不少來之不易的動能,而起步更是嚴重浪費燃油。一圈下來我們一共用了35分鐘才完成,這時候車顯油耗為4.8L/100KM,名列自動檔組第二。
后來活動方公布,自動檔組第一名的成績為4.6L/100KM,而手動檔組則是3.6L/100KM。當然,這個成績并沒有太大的參考意義,畢竟在平日我們并不會用上這么極端的手法去節省燃油,但是平日我們也應該盡量通過降低車輛風阻(去除不必要的裝飾)和勻速駕駛(少急加速和剎車)來節省燃油。
總結:
雖然廠家一再回避這個話題,實際上我們都知道啟辰D50、R50這兩款啟辰品牌的“頭馬”來自上一代的東風日產頤達、騏達。對于消費者們來說,可能會認為是廠家偷懶,拿著過氣落后的產品借尸還魂來忽悠大眾。實際上,合資自主品牌的“拿來主義”十分管用,用成熟的產品來搶占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憑借比自主品牌更穩定的質量和相去不遠的價格,給予自主品牌不少壓力。就以啟辰品牌為例,今年頭4個月的平均銷量在1萬臺以上,還能說合資自主是不叫座的嗎?
啟辰踏入了第二個年頭,他們2013年的銷售目標是10萬輛,以今年第一季度的銷售成績看,他們正在穩步向年度目標邁去,依靠東風日產良好的質量口碑和廣闊的服務網絡,相信啟辰完成年度目標并沒有什么難度。與啟辰品牌的領導在試駕會后的交流中得知,啟辰在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一款全新車型,從他們透露的口風中獲知,很有可能是一款中高級轎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