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06:24:23 來源 : 北京新聞廣播
8月30日,西城區啟動了靈境胡同到平安大街段環境整治提升項目,這條有著600年歷史的古街,將在關鍵點位恢復歷史風韻,同時優化商業業態和改善生活便利度,并拓展進一步公共綠化空間和健步悅騎空間,從而實現歷史文化街區的民生改善與活力復興。
(相關資料圖)
西單往北到積水潭橋,是老城區“四橫兩縱”格局中縱向大街之一,這次先期啟動整治提升項目是靈境胡同到平安大街路段,它由西四北大街、南大街和西單北大街組成,全長2公里,在西四南大街,記者看到大街兩側已經搭起了高高的綠色圍擋,里面預留了行人步道,兩邊的店鋪正常營業。
西單街區保護更新工作專班常務副總指揮部劉維巖說:“這條大街是以中軸線為軸,跟東城區的崇雍大街相對稱,我們整個工程包括外立面的整治,變電箱的改移、多桿合一、市政道路交通的優化,重點還要進行商業的業態的提升和廣告牌匾的整治。”
據了解,這條整治提升項目的路段上,既有從元代遺留下來的重要文物萬松老人塔,也有清代的缸瓦市教堂和四合院片區以及民國時期的建筑,如何將文物和生活以及歷史傳承有機融合,設計單位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建筑師柴培根說:“我們不想把它恢復成某一個特定歷史時期的一個靜態的面貌,而是要讓每個時間段的印記都應該共同構成這條街一個真實的歷史面貌。”
據了解,整治提升項目啟動之前,西城區征求周邊居民和商戶的意見,制定“一戶一策”方案,堅持“微整治、微修繕、微更新、做減法”的理念,統籌推進沿街風貌整治提升,其中包括提升街區商業業態,規范店面牌匾標識,設計文化探訪路等,特別是將解決多年的交通堵點問題,根據精確化人車通行數據分析,設置島式公交站臺,規范非機動車停放,提升人行道鋪裝品質,暢通無障礙設施等。結合靈境胡同和西四地鐵站點環境優化方案,柴培根表示,對地鐵站周圍的空間進行了梳理,釋放了一些空間資源,增加了綠化,順行了通道、規范了停車,然后在路面上,“我們也是仔細的分析了機動車騎行人行電動車行駛的需求,按照現在的道路實施的規范和標準,盡可能讓大家各各行其道。”
另外,靈境胡同到平安大街路段計劃增加地被花卉綠化面積約5600平米,增加小微綠地4處,實現有蔭可乘、有景可看、有座可憩的綠色城市公共空間,附近居民紛紛點贊。
預計到今年年底前,西四靈境胡同段將先期完成整治,本市又將呈現一條出行便利,生活宜居,融悠悠古韻與現代時尚為一體的特色街巷。
這條街巷有商圈、有歷史文化景觀……出片又有趣!小編也很期待能夠在這里citywalk,收獲別樣精彩~
記者:張煜
責編:李慈
監制:劉螢螢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