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為鄉村振興插上“數字”翅膀——湘大學子開展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2023-09-01 02:56:13 來源 : 紅網

紅網時刻通訊員 羅寧子 田坤 李小苗 湘潭報道

今年暑期,湘潭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開展“強國有我 青春有為”一系列“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300余名青年學子走進田野大課堂。實踐團以湖南現代化鄉村建設樣本為鮮活教材,深入田間地頭讀懂“千萬工程”的時代內涵,從專業視角“數”說新時代“山鄉巨變”,數字賦能美麗鄉村建設,讓青春在鄉村振興的偉大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相關資料圖)

觀察:數字化呈現鄉村振興成果

十年非凡成就,山鄉展露新顏。湖南鄉村的蝶變,是我國農業農村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的微觀縮影,是新時代十年偉大變革的生動體現,也是鄉村振興的“湖南樣本”。

“微”分時代巨變·“數”說鄉村振興實踐團走進一線看發展,深入鄉村看振興。他們將鄉村振興示范村連點成線,在“精準扶貧”首倡地十八洞村,近距離觀察古老苗寨從深度貧困到鄉村振興的美麗嬗變,從封閉保守落后到文明開放自信的歷史跨越和深刻轉變。在國家森林鄉村陳家橋村,志愿者沉浸式體驗聞名遐邇“美麗鄉村”的綠水青山,調研綠色生態帶動鄉村文明轉化為金山銀山的建設經驗。“從鄉村振興示范村果園產業、污水治理這樣的‘小切口’,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鄉村發展‘大變化’,這種真實和觸動是在教室里無法體會的。”實踐團隊團長曹瑩深有感觸。

查閱村志文獻、參觀脫貧攻堅展覽館、訪談村干部和鄉紳賢達……實踐團成員廣泛收集資料、整理數據、制作圖表,通過詞云圖海報、大數據動態圖等形式,從數學視角生動展現十年來十八洞村的產業振興經驗和陳家橋村的生態振興故事,以數字化技術創新鄉村振興成果的呈現方式。

鄉村振興成效觀察團在湘潭市岳塘區霞城街道采集經濟發展相關數據,利用道格拉斯生產函數和伯努利方程建立經濟發展模型,用數學模型描述封閉經濟體內資本積累、勞動力增長和產出相互作用的模式,用數學語言轉譯城鄉發展的歷史脈絡和生動細節。

傳播:數字化講述鄉村振興經驗

如何講好鄉村發展故事,提升鄉村振興經驗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實踐團用“數字密碼”解讀鄉村發展成效,用“青春語言”傳播鄉村振興故事,用“青年足跡”延展服務邊界,助力鄉村振興經驗的大眾傳播。

“數”說宣講團將鄉村振興數字化成果轉化為微宣講文稿,形成“青年味”“生鮮活”“短小微”的故事集,在十八洞村的精準扶貧陳列館面向國內外游客解讀脫貧攻堅“密碼”;延伸宣講范圍,將鄉村振興經驗廣泛傳播至城鄉街道和中小學校,為長沙、湘潭、邵陽以及溫州等多地的青少年“數”說十八洞村,共開展微宣講20余場,輻射1000余人,形成“‘數’說新時代偉大成就”微視頻1部,成為鄉村振興的詮釋者、傳播者和踐行者。

實踐團以陳家橋村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經驗為主題的“數”說陳家橋村系列海報,獲得廣大村民的認可,并于數字鄉村展廳電子屏放映。陳家橋村黨總支部委員副書記付素清認為,“以大量數據講述陳家橋村生態治理經驗和美麗屋場建設案例,站位高遠、角度獨特、形式新穎,為總結、傳播、推介‘陳家橋經驗’提供了新思路,開辟了新航道。”

行動: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建設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實踐團以專業所長服務數字鄉村建設,激發鄉村發展新動能。

“苗族沒有文字,以針梭當筆,以彩線當墨,將幾千年的精神文脈與文化母題都繡在衣裙上。”“微”分時代巨變·“數”說鄉村振興實踐團用數學語言轉譯湘西苗繡中穿越時光的數學之美,助力非遺苗繡經典圖紋的數字化傳承。通過收集、整理大量典型苗繡作品,使用函數圖像擬合、平面曲線研究等方法,從千變萬化的造型中提取幾何特征,展現苗繡的排陣美、構圖美和十字工藝美。他們還創新繡面設計,使用苗繡獨特針法繪制莫比烏斯環、笛卡爾心形曲線等數學元素圖樣,嘗試將人類上古“文明密碼”轉化為青年味的“創造密碼”,讓傳統技藝與當下生活和時尚文化彼此交融。

大數據專業實踐團在湘潭縣梅桂園種植基地里調研發現,梅子園的排灌系統利用率不高、灌溉范圍不全,對果樹的掛果率有一定影響。為給出灌溉優化對策,他們在田間烈日下測量管道距離和角度,并結合天氣等變量,運用大數據知識提出升級排灌系統的可行性建議,經檢測后投入實際生產,助推智慧農業轉型升級。談及大數據專業實踐團的服務初衷,團長王菁敏說,“數字化是一種未來趨勢,我們的數學青年不僅要掌握科技前沿知識,更應該將專業所學投入實際應用,為農業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我們可以估算出,紅軍在長征時的行軍速度約為35公里每天……”“數”夢同行實踐團在衛星村舉辦為期10天的暑期夏令營,創新“紅色教育+數學”融合模式,以數學文化為載體,將紅色文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德智體美勞五育課程,開展了數獨啟蒙、音樂中的數學、模擬長征路體育課、折紙剪紙藝術、一日雷鋒勞動教育等原創課程。團隊入選湖南省七彩假期志愿服務項目,以基礎學科教育助力鄉村文化振興。

“數智”激活農業發展動能,“數字”描繪鄉村振興藍圖。湘潭大學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引導學子從校園“小課堂”走向田間地頭“大課堂”,聚焦鄉村產業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三方面豐富實踐內涵,為理論學習和專業實踐賦予社會價值,真正做到把調研報告寫在祖國大地上。近年來,學院依托學校紅色文化底蘊,發揮學科專業優勢,打造“數說·數智·數能”品牌項目,通過“三下鄉”“返家鄉”等實踐活動助力鄉村振興。將來,該學院將引導更多的湘大學子繼續把汗水揮灑在田野地頭,將專業知識和青春力量匯入鄉村振興的發展浪潮中,共同繪就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時代幸福畫卷。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送課下基層 2023-09-01 02:25:27
小象vlog下載(小象) 2023-09-01 02:24:50
股票退市整理期? 2023-09-01 02: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