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4 15:21:53 來源 : 蓋世汽車網
每看到圖1的照片,常有人問起,這是太陽能電站嗎?我回答說,是的,但它不是利用光伏原理,是熔鹽儲能原理:27000多個定日鏡自動跟蹤太陽,把太陽光的光能聚焦到中央,加熱工作媒介(熔鹽)至565度高溫、高溫熔鹽工作媒介加熱冷水而產生高溫高壓蒸汽,以此驅動汽輪機發電,加熱的熔鹽熱能甚至可以儲存至夜間, 持續發電。據報道,青海省德令哈市的這個塔式熔鹽儲能發電站一年可發電1.46億度電, 價值約1.07億元(以工業用電平均價格0.73元/度計算),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12.1萬噸,同時提供數十個運營、維修電站員工的工作崗位,一個生動、令人振奮的案例:1. 每年創造價值1億元;2. 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1萬噸;3. 解決(高附加值)就業崗位數十個。中國廣袤的西部(甘肅、寧夏、青海、新疆、西藏),一片片“可再生能源的沃土”。
圖1 青海省德令哈市50MW(兆瓦)的塔式熔鹽光熱儲能發電站(網上公開圖片)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甘肅省敦煌市的100MW塔式熔鹽光熱儲能發電站,更是令人嘆為觀止;新疆哈密已成為中國的“太陽能谷”, 光伏、光熱等電場、電站不斷涌現;寧夏風電場數不甚數。
據統計(見圖2),至2021年,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能,已經是美國、巴西、印度、德國、日本、加拿大、法國產能的總和,在2022年中國又增加可再生能源產能約156GW,這幾乎是美國總產能的50%。
圖2 全球可再生能源產能國家排行(圖片來源:Statista)
對比全球其它國家,中國的可再生能源正在以高速度、高技術含量向前發展,除了裝機產能外,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的裝備上也處在全球領先地位,比如全球60%以上的光伏太陽能面板產自中國,在全球風電整機制造商新增吊裝容量前十排名中,中國企業占據其中六席,中國的新疆金風科技再次登頂全球,以12.7GW的裝機容量位居第一。
據國家能源局2023年3月21日發布的全國發電裝機容量、根據電能來源分布如下(見圖3):
圖3 全國發電裝機容量、根據電能來源分布(單位:GW)
令人欣慰的是,現在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產能(水力、風能、太陽能等)已經超過燃煤火電。
可再生能源(水力、風能、太陽能)均以電能形式呈現,順應未來發展大趨勢、支持2060年國家的碳中和承若,汽車工業未來發展路徑是什么呢?
電動汽車
作者認為,首先是電動汽車,中國有優秀的、技術領先的電動汽車制造廠家,比如:比亞迪、廣汽埃安、蔚來等,也有全球一流的動力電池制造商,比如寧德時代、比亞迪、中創新航等,大力發展電動汽車、相關充電裝備、電池再利用和回收,是一條可持續性發展的主流路徑。
氫能源
鑒于水力、風能、太陽能的間斷性,需要一個中間媒介來緩沖,比如用剩余電能來泵水蓄能、電池儲能、或者制作氫作為能源載體,應用于多乘員或物質的長距離運輸,比如城際大巴、重卡等。氫能源替代柴油,作者認為是一個未來選項,基于氫的運輸和安全保障、儲存和加注基礎設施較少、高成本,眼光需要前瞻未來20至30年, 這個時間軸也適用于燃料電池的電動汽車。
至于歐盟2035年“禁止銷售燃油汽車”后容許e-fuel(可再生能源產出的氫+二氧化碳制成的“燃料”, 抵消了使用e-fuel時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是需要“綠色”氫能源。
混合動力
至于讀者問起各種混合動力汽車,弱混動(HEV),插電式混動(PHEV), 增程式混動(Range-Extender),每臺車都有一個燃油發動機,隨著可再生能源的進一步發展,作為過渡車型,將逐漸被電動汽車替代。
結束語
總之,汽車工業正處在一個大變革的時代,電動汽車及其數字化是未來汽車工業的主流發展方向,車企的高層決策者們,需要胸懷大格局,順應未來發展潮流、為中國2060年實現碳中和目標作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劉曉毅博士(觀昱機電技術(www.costkey-solutions.com)創始人、CEO),德國戴姆勒集團(奔馳汽車)20多年新生產工藝、整車企劃(含新能源汽車)和成本工程;德國物理學家獎獲得者;工信部“長風計劃”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智庫專家;長城汽車技術中心高層技術管理;中國工信出版集團“國之重器出版工程”重點圖書《制造企業的成本工程體系》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研究生企業導師;同濟大學汽車學院客座教授; 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中國汽車產業培訓基地/高頓財稅學院成本工程特聘講師;蓋世汽車《劉曉毅專欄》作者;CostKey是觀昱機電技術自主開發的國內首個云端企業級成本工程SaaS軟件系統, 獲得上海市科委創新基金獎。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