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晉江紡織:科技加持 創新必經路

2023-03-01 16:09:58 來源 : 晉江新聞網

紡織服裝業是晉江起步較早、發展較快的傳統制造產業,現已集合了化纖、紗線、織造、成品為一體的產業鏈。近年來,晉江紡織服裝業不斷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升級。面對新的時代要求,如何讓更多更好的科技成果轉化落地,以科技創新引領紡織服裝行業高質量發展,成為行業最為關注的話題。

面料里的高科技

“襯衫可以輕松機洗,洗后抖一抖便平整如新……”“久坐也能迅速回彈,抗皺性比普遍面料強4倍。輕松打理、輕松穿!”近來,利郎、九牧王紛紛推出功能性新品,通過不斷創新面料和剪裁,讓襯衫、褲裝變得更易打理、更加舒適。


(資料圖片)

在新一輪產業變革和消費升級背景下,科技創新已成為服裝企業發展規劃的高頻詞。越來越多服裝品牌,發力功能性面料的研究探索,讓面料“科技”起來。而事實上,這亦是紡織行業的發力方向。

“紡織行業科技創新聚焦高質量發展,充分展現了紡織行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的趨勢,新領域新賽道不斷開辟,產業鏈和創新鏈融合更加緊密。”通用技術高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通用技術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馬詠梅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東華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朱美芳表示,紡織行業具備將人口優勢進一步轉變為發展優勢和市場優勢的能力和潛力,紡織科技也要補上去。紡織行業是全球可持續治理的重要推動者,行業應積極應用綠色技術,推動綠色消費、完善綠色標準,持續推動全產業鏈上下游的綠色轉型。

鳳竹紡織近日與海西紡織新材料工業技術晉江研究院、中紡院(天津)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簽署了生物基聚乳酸PLA/聚酯PTT復合彈性纖維制備及其面料關鍵技術開發和應用合作協議。

鳳竹營銷中心副經理嚴普仁告訴記者,與海西院合作,旨在提升企業的競爭能力,更好開拓市場。“聚乳酸是生物基材料,是一款環保、可降解的面料,在4年內便可以被100%降解,市場前景非常廣闊,能夠為企業增值增效。”

“這個材料主要是來自于大自然,通過發酵、加工形成,它具有綠色環保、輕輻射的特性,同時還有非常好的吸濕能力。將它應用到紡織產品,特別是運動產品和休閑男裝,非常符合晉江紡織產業的發展。”海西紡織新材料工業技術晉江研究院高級工程師王忠保告訴記者,雙方的項目合作,是研發單位與生產企業合作共贏的模式,希望以此為企業帶來增值增效,能夠推進紡織產業技術升級。

不止于保暖美化

在面料的功能性上,紡織企業從不同方向進行發力。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環境的不斷改善,人們對阻燃紡織品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動阻燃技術的進步,不僅將對民眾形成強力保護,并將形成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傳統的紡織品只是保暖、遮丑美化的作用,而我們做的工作是讓紡織品具有更多的功能性,比如健康功能性。”連云港杜鐘新奧神氨綸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告訴記者,除臭、抗菌、回彈等產品,是這些年企業發力的方向。

其中,奧神消臭氨綸備受市場青睞。據介紹,奧神消臭氨綸是在氨綸聚合體中加入消臭功能體,在保持氨綸優異性能的同時增加纖維的消臭性能。纖維通過物理、化學吸附臭味成分,來減少和消除織物或環境中的臭味,從而凈化生活環境,保持服飾無異味和穿著的舒適性。“我們的產品具有耐水洗的特點,即使水洗50次后,氨綸的消臭性能保持率仍達到90%以上。”張斌說。

除了消臭氨綸外,GRS環保再生氨綸也是該公司拳頭產品。據悉,GRS環保再生氨綸的回收材料比例均為100%,對于其他回收材料比例(20%~100%范圍)的產品,可實現定制生產。

中紡院創新中心教授級高工崔華帥介紹,通過均化熔體制備和降解性能調控開發了高強降解可控的PGA/PGLA纖維制備成套產業化技術,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項目實現了外科手術用可吸收縫合線的工程化技術突破,針對皮膚缺損需求的人工真皮替代物支撐網、組織止血防漏的可吸收組織加固材料,以及左心耳疾病的心臟封堵器等產品的應用技術開發,為可吸收纖維開拓了新的應用領域。

“醫療器械產品的持續研發為可吸收纖維開拓了新的應用領域,對于實現我國醫療產品的升級換代、保證醫療行業的安全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崔華帥說,聚乙交酯是結構最簡單的脂肪族聚酯,具有優異的生物可降解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優異的氣體阻隔性,以及高機械強度、化學穩定性好等優點。“它可降解為二氧化碳和水,是極具發展前景的環境友好高分子材料。”

“可吸收縫合線生產產業鏈長、多學科交叉,目前國內缺乏核心技術,主要生產模式仍是從國外進口團線,只進行組裝。”崔華帥說,從目前國內市場產品占有率來看,國產率不足三分之一。

跨邊界技術應用

由于石油資源的日益消減,以及崇尚自然、健康環保意識等因素的影響,人們的目光逐漸轉向了再生纖維。作為再生纖維中的一種,萊賽爾纖維織就成的產品在泥土中能完全分解,且生產中所使用的氧化胺溶劑無毒無污染、可循環使用,整個纖維生產流程環保,溶劑回收率能夠達99%以上,因此,萊賽爾纖維也被稱為“21世紀綠色纖維”。

“在綠纖萊賽爾/聚酰亞胺纖維混紡紗開發中,我們針對30s、32s、40s不同聚酰亞胺添加量的萊賽爾/聚酰亞胺混紡紗進行探索開發。通過紡紗工藝的優化,聚酰亞胺添加量在7%時具備抗菌、遠紅外等諸多優異性能,結合萊賽爾纖維柔軟、親膚、舒適的特性,適合貼身紡織制品的開發及應用,市場前景廣闊。”新鄉市(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原分院產品開發部主任方迪說。

“我們在想,能否在綠纖的基礎上來賦予產品更多的功能性。”方迪表示,盡管聚酰亞胺的發展前景良好,但是基于原料價格和可紡性研究不足等因素,目前產品還沒有得到推廣。

在抗菌功能上,方迪認為,紡織品的抗菌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本征抗菌和后整抗菌。其中,天然的抗菌纖維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但是不同材料間的抗菌性能差別還很大,再加上做成紡織品后存在彈性差、舒適性差等一些問題,尚不能滿足消費者對于功能和舒適性的雙重要求。

“除了天然抗菌纖維之外,我們可以通過添加抗菌劑而后整理的方式來賦予紡織品抗菌的性能。”方迪說,天然植物類抗菌劑的成分比較復雜,天然動物類抗菌劑成本則比較昂貴,而有機合成的抗菌劑具有一定的毒性,無機抗菌劑存在一些安全隱患,“相較而言,石墨烯材料是具有發展潛力的。”

國家先進功能纖維創新中心主任王玉萍指出,研發綠色、差別化、多功能和智能高品質阻燃纖維及制品,助力我國產業發展格局及產業邊界調整和多學科、多技術交叉融合,對推進我國的高技術阻燃材料研發及應用具有戰略意義。隨著人類安全意識的不斷增加和阻燃法規的不斷健全,阻燃紡織品的開發力度將會不斷增大,特別是本征阻燃纖維將會成為市場的新熱點。長效環保型高品質阻燃纖維、功能復合型阻燃纖維、綠色環保型阻燃纖維、舒適型阻燃纖維、高技術型阻燃纖維等方向,將成為阻燃改性聚合物纖維的主要研究方向。

TEA.紡智匯創始人、東華大學服裝學院研究生導師潘申洪認為,未來企業發展可以走4條道路,第一是多快好省,好貨不貴;第二是用更好的材料來賦能消費者;第三是可持續,特別是現在歐美的訂單對可持續要求很高;第四是差異化設計。“品牌要持續發展,對材料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其具備把握市場的精準度、區別于其他品牌的差異化、足夠優勢的性價比。”

標簽: 阻燃纖維 聚酰亞胺 萊賽爾纖維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今日關注:互生卡 2023-03-01 14:29:44
焦點熱訊:宜點充 2023-02-28 10:10:16
天天關注:小鋪CEO 2023-02-28 10:07:13
【世界聚看點】KaFit 2023-02-28 09:31:37
蔥天下 2023-02-28 09:17:03
漁界競釣 2023-02-28 08:15:29
焦點快看:鯨奇視頻 2023-02-28 06:30:37
環球熱議:蘿小逗 2023-02-27 23:25:49
簡訊:小碼公交 2023-02-27 23:16:12
彼岸花 2023-02-27 22:32:52
時時奪寶 2023-02-27 21:3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