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2:29:45 來源 : 北青網(wǎng)
6月2日,火車駛過“人字橋”時,楊有光在軌道旁跨立觀察。
滇越鐵路是云南省第一條鐵路,米軌火車已在這條鐵路上穿行百余年。在滇越鐵路屏邊縣段,有一座標(biāo)志性的“人字橋”,在懸崖峭壁間挺立百余年?! ?/p>
(資料圖)
烈日炎炎,皮膚黝黑的守橋人楊有光行走在“人字橋”上,他在此駐守已有30余年?,F(xiàn)在,楊有光和妻子以及另外幾名同事輪班堅守在守橋崗位上,守護著過往火車的通行安全?! ?/p>
穿上工作服,拿著手電筒,穿行在隧道和橋梁間,這是楊有光再熟悉不過的工作內(nèi)容。火車駛經(jīng)“人字橋”前后,須從兩個隧道穿過。為保障行車安全,楊有光不僅要檢查橋面狀況,還需要精準(zhǔn)把握隧道內(nèi)的情況。他要穿行在隧道內(nèi)外,巡查大橋整體狀況,沿著陡峭的階梯走到橋下,察看零部件狀況?;疖囻倎頃r,楊有光站在自己約3平米的值班室門口跨立候車,目視火車駛過“人字橋”,并將通過時間記錄下來?! ?/p>
巡橋之余,楊有光在橋頭的值班室內(nèi),整理工作日志、打掃衛(wèi)生。在楊有光的宿舍樓里,幾個大字非常醒目——“人在橋在 與橋共存”,這是他踐行30多年的誓言。“我早已把‘人字橋’當(dāng)做自己的家?!睏钣泄庹f?! ?/p>
新華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日,楊有光站在橋頭?! ⌒氯A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0日,楊有光站在橋下觀察橋體狀況?! ⌒氯A社記者 江文耀 攝
6月20日,楊有光在橋上巡查?! ⌒氯A社記者 江文耀 攝
6月2日,楊有光在觀察橋面狀況?! ⌒氯A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日,楊有光在午飯后提著水瓶,準(zhǔn)備穿過隧道返回橋頭的值班室?! ⌒氯A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0日,楊有光在宿舍樓旁的石桌上吃晚飯。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6月2日,在火車駛過“人字橋”后,楊有光在值班室準(zhǔn)備記錄工作日志?! ⌒氯A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0日晚,楊有光站在值班室門前。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6月20日晚,楊有光手持手電筒巡視“人字橋”橋面?! ⌒氯A社記者 胡超 攝
6月20日,火車駛過“人字橋”時,楊有光站在橋頭跨立觀察?! ⌒氯A社記者 江文耀 攝
6月20日,火車駛過“人字橋”時,楊有光拍照記錄,以便上報通行信息。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
6月2日,火車駛過“人字橋”時,楊有光拍照記錄,以便上報通行信息?! ⌒氯A社記者 張浩波 攝
6月2日,楊有光在巡橋間隙調(diào)整橋頭的一盞老燈?! ⌒氯A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日,楊有光撿起巡橋途中的垃圾?! ⌒氯A社記者 蘭紅光 攝
6月20日,楊有光提著鳥籠走在宿舍樓前?! ⌒氯A社記者 胡超 攝
6月20日,楊有光站在“人字橋”上向下面望去。巨大的鋼梁構(gòu)成一個“人”字(無人機照片)。 新華社記者 胡超 攝
6月20日,火車駛過“人字橋”(無人機照片)?! ⌒氯A社記者 胡超 攝
6月20日,楊有光站在橋上向下望去,觀察橋體狀況?! ⌒氯A社記者 胡超 攝
6月21日,楊有光在宿舍樓前劈柴,他的妻子準(zhǔn)備前往橋頭的值班室?! ⌒氯A社記者 胡超 攝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