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2:27:02 來源 : 中國文化傳媒網
據初步測算,今年端午節假期3天,廣東省累計接待游客2022.9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92.1億元,分別同比增長74.7%、71.2%,按可比口徑計算,分別較2019年增長0.6%、8.6%。全省文旅市場持續升溫,文旅活動精彩紛呈,實物與服務消費“兩旺”,以文旅產業的強勁復蘇助力經濟社會的綜合發展。
6月22日至24日,廣東省文化和旅游系統豐富文化旅游產品供給,激發文旅消費潛力,加強旅游市場綜合治理,確保廣大游客放心出游、安心消費、享受美好假期。整體呈現三大特點:
一是優質景區、精品游成為人們心頭所好。全省4A級以上景區接待游客676.4萬人次,同比增長35.0%;
【資料圖】
二是微度假、休閑游、應季海灘游火熱。納入監測的14段古驛道重點區域共接待游客101.5萬人次,同比增長86.2%,恢復至2019年的92.5%;納入監測的13家紅色旅游經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8.7萬人次,同比增長133.8%,恢復至2019年的94.3%;
三是“清涼”玩法熱度凸顯。暑期臨近,又恰逢高中考結束,今年的端午出游呈現人群年輕化、玩樂體驗潮流化、親子客群集中化等特點,玩水、夜游等“清涼”玩法熱度凸顯。
文旅產品豐富精彩,營造濃厚文化氛圍
端午假期,廣東各地充分挖掘端午假期文化內涵,以多元化、融合性的文旅體驗場景為“橋梁”,整合優勢資源,策劃推出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連接了傳統文化與假日旅游,令游客在體驗中傳承親情、傳承文化、傳承愛心,感受濃濃端午情。
一方面,聚焦傳統習俗,開展以“龍舟”為特色的文旅活動。賽龍舟是極具嶺南特色的非遺項目,廣州市舉辦了2023年廣州國際龍舟邀請賽,并專設廣州非遺專題展,集中展示龍舟文化、傳統美術等五大板塊20余項非遺項目;肇慶市舉辦了傳統龍舟大賽暨廣東省傳統龍舟公開賽;汕頭、中山、江門、陽江等地舉辦“賽龍奪錦、多彩僑鄉”龍舟展演、粵港澳大灣區(中山)龍舟邀請賽、開平龍舟邀請賽、陽江(江城)逆水龍舟大賽等活動,充分展示傳統民俗文化的魅力。
另一方面,聚焦文藝展演,推出更多具有精神力量的優秀文藝精品。大型文化季播節目《非遺里的中國·廣東篇》首播,集中展示廣東絢麗多彩的非遺項目。廣州市啟動了2023年藝術季活動,將于6月至10月演出54臺、168場次的優秀劇目。廣東省各級文藝院團推出粵劇《張九齡》《鄭成功》、話劇《春園·1923》、現代舞《魚離開水、忘了海的味道》、廣東音樂·器樂詩《賽龍奪錦》等精品力作。省屬7個藝術院團組成文藝“輕騎兵”,赴景區開展37場演出活動,為游客獻上精彩藝術大餐。
充分釋放文旅消費活力,消費市場回暖激發活力
各旅游景區、酒店等涉旅企業契合打出優惠組合拳,放大優惠乘數效應,進一步刺激旅游消費。廣東省文化和旅游廳推出全新一期“悅享山水”廣東文旅護照,以綠色生態、休閑康養為主題,精選6個地市12家文旅單位作為打卡點,集中展現廣東天藍、地綠、水清、景美的生態風光。廣州舉辦了“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文旅賦能百千萬工程”2023年廣州市鄉村旅游季活動,開展“百萬自駕車進廣州鄉村”。深圳、珠海、韶關等地舉辦“粽享端午”非遺文化節、“濃情端午、活力紅旗”美食嘉年華、“百姓非遺·同根共享”非遺月等系列活動,激發端午假日期間文旅消費活力。
據初步測算,端午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150家重點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78.2萬人次,同比增長44.4%,恢復至2019年的82.8%;納入監測的71個鄉村旅游點和歷史古村落接待82.1萬人次,同比增長8.0%。
聚焦公共文化,不斷豐富假日高品質文化供給
端午假期,廣東各地各級公共文化機構積極探索,通過打造新型文化空間、開展沉浸式體驗等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豐富群眾假日期間精神文化生活。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美術館舉辦端午掛件手工制作、《1927永遠的紅色》沉浸式話劇、廣東省第八屆當代油畫藝術展等活動,送出文化惠民“大禮包”。
據初步測算,端午假期全省納入監測的75個重點公共文化機構接待54.6萬人次,同比增長10.4%。
其中:廣東省博物館有《粵山秀水 豐物嶺南——廣東省自然資源展覽》、《土火之藝——館藏歷代陶瓷展覽》、《綻放——維多利亞時代的藝術》等13個展覽對外開放,平均每天有8300人入館參觀;
廣東省文化館開展節慶“嘆”非遺——端午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展示等系列活動,“文化在線”“廣東群藝薈”等線上平臺和資源總庫不斷上新,線上線下服務觀眾約1.24萬人次;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辦線下活動23場,累計到館1.6萬余人次,28.8萬人次使用線上服務;
廣東美術館舉辦“‘七拾’ 水墨心境 時空賦能——馮永基藝術展”“藥方——張平、黃大有、阿籽奶奶三人展及弘十四”“濤聲依舊——陳小奇個人藝術展等展覽,日均接待觀眾數約2500人次;
廣東星海音樂廳、廣東藝術劇院分別舉辦以落成25周年、“夏日尋藝計劃”為主題的惠民開放日活動,吸引數千名市民觀眾進入音樂廳、劇場開展藝術體驗。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