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00:52:41 來源 : 金臺資訊
近日,楊浦區2023年第一次新錄用社區工作者入職培訓暨第二批社會治理參與者賦能培訓在上海開放大學舉行。新入職社區工作者、優秀社會組織負責人代表和部分居民志愿者骨干共計165人參加培訓。
本次培訓為期5天,以“貫徹區委全會精神,賦能楊浦基層治理”為主題,在課程設置上關注時代發展與大局大勢、聚焦社會治理任務形勢、立足社區治理實踐創新、傳遞人本精神和人文關懷。
【資料圖】
培訓通過課堂教學和實地走訪,從“站位與視角”“區情與民意”“能力與發展”三個板塊幫助社區工作者快速找準工作定位、熟悉工作內容、提升工作能力。全體學員在培訓全過程中體現出飽滿的學習熱情和扎實的學風。
本次培訓邀請到復旦大學教授文科科研處處長顧東輝、上海市委黨校教授陳保中、復旦大學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周曄、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陶振、上海市委黨校副教授陳海松、上海開放大學閔行分校副教授劉廣明、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務中心信用發展應用部主任顧靜、社鄰家聯合創始人章雯吉等知名專家學者授課。課堂上,區地區辦、區規資局相關負責人圍繞區委全會精神、楊浦城區建設規劃、“15分鐘社區生活圈”建設情況等主題作了專題介紹。
培訓期間,全體學員分赴江浦路街道遼源西路社區睦鄰中心、控江路街道社區睦鄰中心、四平路街道撫順路社區睦鄰中心、殷行街道社區睦鄰中心,參觀學習睦鄰建設成果,深入了解楊浦基層社會治理載體建設情況。
經過此次培訓,學員們紛紛表示,要以入職培訓為起點,明晰角色定位,在服務群眾中實現人生價值,堅持守正創新,在社區治理中敢于擔當作為,掌握方法技巧,爭做優秀社區工作者,努力為楊浦基層治理添磚加瓦。
來聽聽學員們
此次培訓的感悟
↓↓↓
“通過本次培訓,我認識到社會工作者業務范圍之廣,在社區居民面前要展現社區工作者應有的正面形象,不做違反常識的事、不做層層加碼的事、不做朝令夕改的事、不做突破底線的事、不做欺上瞞下的事,要親近居民、知居民、愛居民,懂得居民的語言和習慣,熟悉居民的愿望和心聲。”
——大橋街道 郭俊鑫
“在這次培訓中,我學習到大量在社區工作中所需要的各種理論知識和實踐經歷,了解到社區不僅僅是一個窗口,更是一個聯絡的紐帶,需要我們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完善。也深刻體會到,作為一名社區工作者,不僅要有一顆服務居民的心,還應具備社會工作所需的各種綜合知識。”
——平涼路街道 董婧
“‘征途漫漫,唯有不斷奮進前行’,我們在這次賦能培訓學習中,感受到了黨的二十大宏偉藍圖的激勵人心,催人不斷奮進前行。作為新時代的社區工作者,我們要守正創新、團結奮進,克服自身心浮氣躁,辦實事、求實效,深入到群眾中間去,了解其所需所盼,解決群眾真正需要的難點問題。”
——江浦路街道 王珺
“圍繞這幾天的培訓課程學習,我認為社區工作者要牢牢把握發展脈搏、傾聽時代聲音,與時俱進、提升個人職業素養,用腳丈量社情、用心丈量民意,要堅定為民服務的信念,就一定能為現代化社區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控江路街道 林月姣
“通過培訓,培訓輔導使我對社區工作者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明確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增強了干事創業精氣神和信心,要想做好社工工作必須嚴守政治紀律當好宣傳員、做好社區治理的施工員,還要甘做社區居民的服務員。”
——殷行街道 孫建新
“萬里路遙,不忘初心。為期五天的培訓,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提升了素養,更加了解自己的身份定位和政治使命,未來我將明‘道’、聚‘勢’、優‘術’,矢志不渝、篤行不怠、扎根基層、服務群眾,將本職工作做好做實做精做細。”
——五角場街道 時卉
“作為一名深入基層的社工,在這五天里,深受啟發和教育,學習了解楊浦區區情是開展基層工作的必要條件。通過對楊浦區地域、人口、轉型發展,街道分布,社工隊伍等多維度的分析學習,從而搭建出初步認知模型,為后續的基層工作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地基。”
——長海路街道 陳俞錦
“這次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整個培訓均為專家授課、精彩紛呈、干貨滿滿,增強了學員們對今后干好工作的信心與決心,社區工作不僅僅是為民服務,更承擔的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要慎終如始帶著為民解憂的目標與追求,永葆一腔熱情。”
——新江灣城街道 李承昊
下一步,區地區辦將圍繞貫徹區委全會精神,繼續把提高社區治理工作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崗位履職水平、群眾工作能力擺在突出位置,持續匯聚“創新四力”,扎實助力楊浦“四高城區”及人民城市建設標桿區建設。
(來源:上海楊浦)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