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第二十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之際,2023年版標準地圖發布—— 規范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美麗中國)

2023-09-09 01:11:42 來源 : 人民日報

地圖是國家版圖最常用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標準地圖依據中國和世界各國國界線畫法標準編制而成。近年來,相關部門加大標準地圖供給力度,開展國家版圖意識宣傳教育活動,并為社會公眾提供權威、準確、便捷的公益性地圖服務,從源頭上減少“問題地圖”的出現。??


【資料圖】

今年8月29日是第二十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28日,以“規范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為主題的2023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主場活動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舉行。活動發布了2023年版標準地圖。

據介紹,2023年版標準地圖服務包括系列比例尺標準地圖380幅,涵蓋中國地圖、世界地圖和專題地圖;參考地圖共1661幅。2023年版標準地圖在自然資源部主辦的標準地圖服務網站上線。

何為標準地圖?如何獲取標準地圖?近年來,提升全民國家版圖意識取得了哪些新進展、新成效?

地圖是國家版圖最常用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地圖,是將自然和社會經濟要素的名稱、形狀、大小、空間位置及其屬性表現在紙質、互聯網和其他載體上的圖形或者影像,包括紙質地圖、電子地圖、互聯網地圖、附著在各種產品上的地圖以及其他表現形式的地圖。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地圖并不陌生。看導航、訂外賣、查地址……從生產到生活,從線上到線下,都離不開地圖。地圖不僅是地理坐標的集合,認識世界、表達世界的方式,也為人們提供著各種便捷的服務。自然資源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29家重點監測地理信息企事業單位提供位置服務合計101.2萬億次,日均5590.5億次,同比增長25.6%。

地圖是國家版圖最常用最主要的表現形式,事關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地圖具有嚴肅的政治性、嚴密的科學性和嚴格的法定性。正確的國家版圖是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征。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開展對外交往,樹立國家版圖意識、使用標準規范的地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標準地圖依據中國和世界各國國界線畫法標準編制而成,可用于新聞宣傳用圖、書刊報紙插圖、廣告展示背景圖、工藝品設計底圖等,也可作為編制公開版地圖的參考底圖。社會公眾可以免費瀏覽、下載標準地圖,直接使用標準地圖時需要標注審圖號。近年來,自然資源部加大標準地圖供給力度,為社會公眾提供權威、準確、便捷的公益性地圖服務,從源頭上減少“問題地圖”的出現。

目前,我國共發布了6版標準地圖,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以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均提供在線發布路徑和標準地圖服務。自然資源部地圖技術審查中心主任張文輝介紹,自然資源部提供的標準地圖服務自上線以來,總瀏覽量超過1258萬,總下載量超過547萬,注冊用戶數超過19萬。

目前,用戶可通過自然資源部官方網站和國家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天地圖”的標準地圖服務系統免費瀏覽、下載標準地圖,在線自助制作個性化地圖。對地圖內容編輯(包括放大、縮小和裁切)改動的,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自助制圖生成的地圖,公開使用前需要送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審核。此外,也可以購買標注審圖號的正規地圖產品,或者向具備地圖編制資質的測繪單位定制地圖。

加大監管力度,地圖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

使用中,存在錯繪國界線、漏繪我國重要島嶼等問題的地圖時有出現,部分地圖登載了不宜公開甚至涉密的內容,損害了國家主權、安全和利益。近年來,自然資源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對電視、網站、報刊、商鋪、新媒體等各載體發布的不符合我國規定、未正確表達我領土主張的地圖依法依規進行調查處理。

近年來,我國測繪地理信息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地圖管理納入法治化、規范化軌道。“通過完善地圖管理政策法規,陸續發布《公開地圖內容表示規范》《測繪地理信息管理工作國家秘密范圍的規定》,制定新型地圖產品審查規范,確保地圖應用和管理規范有序。”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司長李永春介紹。

近日出臺的《自然資源部關于加快測繪地理信息事業轉型升級 更好支撐高質量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建立以“清單”和“信用”為重點的多級協同聯動機制,提升互聯網涉密敏感地理信息、“問題地圖”快速發現和證據鎖定能力。

隨著我國測繪地理信息事業的蓬勃發展和信息技術加速,互聯網地圖應運而生、迅速發展。地圖內容與品種日趨豐富,應用日益廣泛。自然資源部地理信息管理司副司長吳劍鋒介紹,5年來,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共為6.3萬件地圖申請件提供地圖審核政務服務,其中高級輔助駕駛地圖300余件,覆蓋360多個城市、110多萬公里道路。

互聯網地圖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區域廣、影響面大的特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