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關山秀嶺 裊裊藥香——關嶺自治縣中藥材全產業鏈發展為鄉村振興開“良方” 焦點資訊

2023-06-23 22:17:19 來源 : 微關嶺

一紙經方傳千載,裊裊藥香越古今。


(資料圖)

地處黔中腹地的關嶺自治縣,立體氣候明顯,熱量充足,雨量充沛,是培育中藥材的天然“溫床”,而典型的喀斯特山區多樣的地理環境,則為各類中藥材生長創造了有利環境,加之其歷史悠久的中醫藥傳承和大量中醫藥行業從業者,“天時地利人和”的加持讓關嶺亮出了中藥材產業這張“王牌”,為全縣鄉村振興開出了一劑發展“良方”。

關嶺花江漫語芍藥谷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自“十四五”開局以來,關嶺積極踐行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發揚“敢闖敢試,敢為人先”的“頂云經驗”,聚焦中藥材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堅持保護與發展并重,經濟與生態同行,著力推進中藥材產業融合發展的全新業態。

育好種苗出好藥

時下,正值中藥材管護的關鍵時節,在上關鎮宜所村的天門冬種植基地,綠油油的天門冬長勢喜人,站在田坎之上放眼望去,如同壟壟綠浪向遠方延伸,當地數十名群眾四散其中,開展藥苗補種和管護工作。

“基地共種植了240畝天門冬,我們嚴格按照農業專家的要求,每畝栽種近千株天門冬,預計畝產值能達1萬元左右。”宜所村天門冬種植基地負責人周國濤說道。

當地群眾把已成熟的丹參去泥擺放

新鋪適種何首烏,上關適種天門冬,崗烏適種黨參和丹參……在關嶺如宜所村這樣的中藥材種植基地就有33個,每一個基地適種什么藥材,都需經過專業人員到各鄉鎮實地考察,根據當地的氣候、土質、水源等自然條件,因地制宜、有針對性地選擇所種品種,在種植前期就要做到心中有數、胸有成竹,產業發展才能實現謀定而動,動則必成。

黔中無閑草,靈藥出關山。據了解,關嶺現有中藥民族資源多達1600余種,列入國家藥典藥材300余種,各族民間的應用草藥達1000余種,同時也是桔梗、杜仲、天麻、何首烏等藥材的原產區域之一。

藥材好,藥才好。近年來,關嶺所產中藥材品質優良的根源,不僅是依托得天獨厚的氣候和地理優勢,更多的還是在中藥材種植管理和育種育苗上下足硬功夫。

貴州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心

在位于龍潭街道落葉新村的貴州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心,溫室大棚內各類藥材種苗郁郁蔥蔥,入眼皆是綠意,處處盡顯生機。

據悉,貴州道地藥材種子種苗繁育中心占地51畝,按照功能分為智能玻璃大棚、播種作業棚和育苗棚,以78穴苗盤計算,除去播種作業棚外,其余智能育苗大棚一次性可繁育700萬株種苗。截至2022年,已培育出黃精12萬株、何首烏60萬株、百合3萬株,并以大棚為中心,流轉177畝戶外土地用于繁育玉竹、牡丹、芍藥、半夏等中藥材種苗。

為了穩步推進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關嶺還在斷橋鎮壩陵河大橋旁著力建設5000余畝的中藥材野生資源馴化基地,計劃以馴化基地為基礎建設關嶺中藥材種源基因庫,同時以吉林省鼎信監測有限公司為技術及檢測資質依托單位,成立了3000平方米的西南分部檢測中心,主要服務于貴州全省道地中藥材規模化生產基地質量檢測,保證藥物含量清、質量明。

在推進中藥材科學種植過程中,關嶺從育苗、移栽、管護到采收,全程配有技術人員現場指導,并制定了生態種植、野生撫育、仿野生栽培技術規范,采取“藥+藥”“林+藥”“糧+藥”等立體生態種植模式,種植黃柏、天門冬、決明子、丹參、何首烏、桔梗等10余種道地藥材達15萬畝。

產銷融合勢頭強

每逢周末,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一大早便已是人頭攢動,隨處可見粘土渣、帶綠葉的各類道地中藥材,來自各地的藥商們紛紛忙碌著為顧客介紹藥材藥性、搭配藥方,現場十分熱鬧。

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人頭攢動

近年來,關嶺搶抓國發〔2022〕2號文件支持貴州推進特色食品、中藥材精深加工產業發展的重大機遇,以獲評全省唯一一家“中藥材產業融合發展試點縣”為契機,把打造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提上了日程。該中心規劃占地面積為44.6畝,內置中藥材集散中心2.1萬平方米,交易大廳1.6萬平方米,111個商鋪,流動攤位600余個,是目前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道地藥材集散中心;同時,結合關嶺交通區位及現有基礎設施建立健全集商品集散、價格形成、信息匯聚、倉儲物流、加工配送、質量檢驗、追溯管理、電子商務、金融服務為一體的平臺,構建“藥農+藥商+藥企+倉儲物流”的發展格局。

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

今年1月,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納入省政府出臺的《貴州省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計劃(2023—2030年)》,更是讓關嶺干群干勁更足,信心倍增。

“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的建設為藥企提供了大宗采銷的平臺,為藥農提供了藥材交易的場所,并且有了固定的‘聚集點’和‘交易地’之后,能夠助推中藥材產業實現規模化、組織化、標準化、集約化的高質量發展。”關嶺中藥材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貴州黔藥源眾鑫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石永勇如是說。

貴州黔藥源眾鑫中藥飲片加工廠

貴州黔藥源眾鑫藥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是關嶺為推進中藥材產業化發展所成立的SPV龍頭企業,該企業依托全國工商聯醫藥業商會強大銷售市場,由企業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由政府提供政策、場地支撐,統籌全縣中藥材全產業鏈布局。

走進位于該縣易地扶貧搬遷縣城安置區返鄉創業園的貴州黔藥源眾鑫中藥飲片加工車間,濃濃的藥香味撲鼻而來。

“我們今年6月已經投產,每天能夠粗加工50噸的中藥材原材料,每個月能生產中藥飲片達200噸以上,預計能夠生產500至600種中藥飲片品類。”車間負責人焦五洲介紹,貴州黔藥源眾鑫中藥材飲片廠規劃占地面積約47.55畝,總投資1.6億余元,中藥材生產項目包括普通飲片加工車間、晾曬房、毒麻及直服飲片車間、實驗室、陰涼庫等,并建設有第三方檢測中心。

當地群眾在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購買到心儀的藥材

關嶺通過建設道地藥材集散中心,建強中藥材龍頭企業,不斷延長了中藥材產業鏈,讓“藥材”逐步向“藥品”遞進升級,進一步提高了中藥材的產品附加值,讓中藥材產業擁有更多更好更強的可能性。

守正創新產業興

守傳統醫學之正,創現代科技之新。在做好科學種管、產銷融合奠定中藥材產業發展基礎的同時,關嶺創新“中藥材+康養”“中藥材+文化”“中藥材+旅游”等模式,不斷探索“中藥材+”的產業融合發展路徑。

貴州黃果樹森林醫養基地

走進位于頂云街道的貴州黃果樹森林醫養基地,室內環境干凈整潔,各種娛樂、健身、康復等設施一應俱全,眾多老人在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中,愜意地享受著晚年健康生活。“今年是我來這兒的第六個年頭,工作人員的服務很周到,平時還有專業的中醫為大家做理療,相當不錯。”在健身室里,72歲的劉義武正在健身器材上鍛煉身體,提及醫養基地最讓他滿意的地方,劉義武對中醫藥為特色的理療和養護服務點了贊。

據了解,貴州黃果樹森林醫養基地總占地面積約3650.05平方米,項目總投資9700萬元,是集醫療、預防、養生、旅居式養老為一體的綜合性醫療養護機構,主要開展以中醫中藥為特色的治療和養護服務,包括未病先防、病后療養、康復計劃等內容。

“我們為每一位入住的老人設立健康檔案,根據老人的身體健康狀況,結合關嶺中藥材優勢,制定合理的藥膳服務,讓老人們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安度晚年。”基地副院長李秀梅說。

“一個藥王,身在八方。三千苗藥,八百單方”。在關嶺民間,諸多關于中草藥的古歌謠,從古至今,代代傳唱。

該縣縣委宣傳部部長胡一平表示,為了挖掘和保護民族醫藥歷史文化,推進“中藥材+文旅文創”產業蓬勃發展,目前正在收集整理關嶺醫藥口述史,以文字的形式,將當地群眾口口相傳的土方驗方、識藥用藥經驗以及流傳的故事記錄下來,不僅可供科學研究,還能不斷推廣和傳承本土的中醫藥文化,衍生出相關的文化產品。

當地群眾采收分揀金絲皇菊

“三月牡丹、四月芍藥、九月亳菊、十月金絲皇菊,加上一年四季的各類玫瑰。一到花期,到我們這兒前來賞花的游人特別多。”在花江鎮永睦村,貴州省豪盈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周從偉說,具備“中藥材+賞花+文旅”屬性的關嶺花江漫語芍藥谷成為關嶺近年來新晉的“網紅”旅游打卡地,深受廣大游客的喜愛。

貴州省豪盈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關嶺引進的龍頭企業之一,該公司在永睦壩區原有的“四季果園”的基礎上,打造以芍藥為主,牡丹、金絲皇菊、亳菊、玫瑰等花卉為輔的農旅觀光新業態,不僅推動了“賞花經濟”,還建設了中藥材加工車間,芍藥根可加工成為藥材,而玫瑰花和菊花可制成花茶。

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群眾種植中藥材

“當前,我縣中藥材種植面積突破15萬畝,云貴高原道地藥材關嶺集散中心建成試運營,實現綜合產值5億元,中藥材‘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鏈條已初具雛形。接下來,我們將從自然條件、資源稟賦以及產業現狀出發,深入推進全縣中藥材產業向標準化、產業化、效益化方向發展,把中藥材產業作為主導產業做大做強,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生態增綠。”關嶺自治縣委書記韋朝虎表示,力爭到2025年建成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20萬畝以上,建立“中藥種植+交易+加工+醫養”一體化的全產業鏈,將關嶺打造為“萬戶藥農、千家藥商、百家藥企、百億產值、十億稅收”的民族道地藥材集散中心。

來源:安順日報  高智

監制:許克劍

編審:楊化芳    編輯:羅波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