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1 10:50:44 來源 : 水寒說語文
本公眾號為一線語文教師個人原創(chuàng)公眾號,所有文章均為個人獨立撰寫,歡迎點擊上方的“水寒說語文”關注。
2023年第六十六期(總第736期)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新學期馬上就要開始了,在開學之前先寫一篇文章放一炮:強烈建議取消“班級家長微信群”。
何出此言?聽我慢慢道來。
現在“班級家長微信群”差不多成為很多學校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標配了,甚至有些班級,不止有一個微信群,常設的“官方”微信群就至少有兩個,一個是專門用來下發(fā)各種通知的“通知群”,還有另外一個用于日常交流的“暢聊群”。
除了“官方”的班級家長微信群,還有民間自發(fā)的大大小小的家長微信群,沒做過專門調查,但依據經驗保守估計,每個班的民間家長微信群至少十個以上。需要特別說明,本文強烈建議取消的是“官方”的班級家長微信群,本建議與“民間”的家長微信群無涉。
即使是強烈建議取消官方的班級家長微信群,也不是出于要管控什么的目的,而是純粹從現實狀況出發(fā),回歸教育本質來思考相關問題。
應該說,班級家長微信群設立的初衷很好,在很大程度上加強了家校之間的溝通交流,為孩子的成長助力加油。但是,據我個人觀察,當下,這個微信群已經越來越偏離建群初衷,不再是利大于弊,而是弊大于利,而且這個“弊”越來越大,而“利”越來越小。
憑什么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看看現在班級家長微信群所承擔的各種功能就了然了。
通知群。除了學校日常教育教學安排的各種通知之外,還有諸如什么消防安全通知,防溺水通知,交通安全倡議書……如果是個有心人,把一學期下來的所有通知做個列表,保守估計,即使沒有一百,也要至少五十以上。
接龍群。接龍最頻繁的情形發(fā)生在那個特殊時期,幾乎每天接龍,甚至一天不止接龍一次,什么核酸啦,疫苗啦,軌跡核查啦……除了這些,還有什么諸如飯費交沒交,學雜費交沒交,表格填沒填,等等,都要接龍。
通報群。要通報學生作業(yè)完成情況,通報學生值日情況,甚至還要通報做“兩操”(課間操和眼保健操)的情況,凡所能通無所不通,凡所能報無所不報。甚至只有文字還不行,還要照片,還要視頻。不但要照片,老師還時常要焦慮是不是活動中的每個學生都拍到了,怕萬一拍不到,家長沒看到自己的孩子,會有想法。
作業(yè)群。常常會安排專門的某個學生記錄每天的作業(yè),不但要寫在班級的黑板上,還要拍了照片發(fā)群里。也有很多時候,老師會把這樣那樣雪片一般的練習篇子扔到群里,美其名曰“選做”。孩子當然想“選做”,但到很多家長那里就成了“必做”。加重了學業(yè)負擔,破壞了親子關系。
問題群。今天幾點放學?孩子這么晚了怎么還沒出來?有人知道明天要不要穿校服嗎?麻煩哪位同學把今天發(fā)的數學卷子幫忙拍一下,我娃忘記帶回來了。老師,孩子水杯忘帶了,我一會兒送過去行嗎?……
除了以上我所羅列的各種常見功能之外,班級家長微信群還承擔了很多其他功能。
林林總總的這些功能讓班級家長微信群在不知不覺中變了味道:
有時候變成了人情世故的展示區(qū)。老師的發(fā)言,人家那么多人都點贊了,我要不要也點個贊,不點贊不合適吧?這個關于班級活動的方案,人家那么多人都同意,憑什么我非要有不同意見呢,這對孩子不好吧?……
有時候又變成了焦慮集散地。你看看人家孩子,不但學習優(yōu)秀,體育也很強,居然藝術比賽也能拿獎,嘖嘖,再看我家孩子,唉!全班那么多人都選擇上了課后服務班,雖然是自愿的,但如果我孩子不上,會不會落下?……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班級家長微信群的負擔是越來越沉重了,重得有一點兒讓人透不過氣來。
家長透不過氣來。常常是一個孩子上學,家里要有好幾個家長加入這個微信群,不僅有爸爸媽媽,還有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甚至家里負責接送孩子的阿姨也要進群。每個人都要把這個微信群置頂,每時每刻都要關注,生怕漏掉了什么重要的消息。
老師透不過氣來。尤其是班主任老師,就更是辛苦。大約很多人已經有一點兒幻聽幻視了,手里抓著手機,盯著微信群,總是擔心有什么事情沒有按時通知到,或者家長、學生有什么問題沒有及時解答。要查看接龍之類是不是已經每個人都已經完成,沒完成的還要考慮是不是及時@一下。
學生也透不過氣來。當全天候不間斷,全方位無死角的家校溝通成為常態(tài),孩子就躲無可躲,逃無可逃,感覺每時每刻都被家長和老師的眼睛盯著。微信群中有了太多的“別人家的孩子”,感覺不管自己怎么努力,好像都很難達到家長的期待,于是有人選擇躺平,甚至抑郁了。
既然這個班級家長微信群讓人如此地透不過氣來,難道它真的還有存在的必要嗎?難道它就不能被取消嗎?
可能沒有人會覺得這個建議不可思議,會很自然地覺得,如果沒有這個班級家長微信群,豈不是很多事情都沒法辦了?這是一種慣性思維,對很多事情習以為常,習慣成自然。
縱向看,從前沒有微信群,難道就不做教育了嗎?不是也有很多教育做得很好嗎?橫向看,是所有的班級,所有的學校,所有的地區(qū),甚至所有的國家都用微信群才能做教育嗎?不是也有很多教育做得很好嗎?
據我個人的一些思考,班級家長微信群存在這樣一些弊端。
1.把本可以延時解決的問題,變成了必須即刻解決的問題。
百分之九十九甚至更多的問題,都不是當時或者當天必須解決的問題,延長那么幾天,天塌不下來。教育中的很多問題,需要慢慢來,而不是火急火燎地馬上解決,甚至有些問題,延后一段時間,就自然而然地已經不成其為問題了。
2.把本來不重要的問題,變成了看起來好像很重要的問題。
教育活動中絕大多數是瑣事,不是大事。完全沒有必要這也通知,那也通報。因為微信群的便捷,就導致很多問題或者信息沒有任何分級分類,一股腦地被扔到群里。教育中的很多問題,其實都應該師生面對面,在潤物細無聲中解決的。留痕不一定真正解決問題,真正解決問題也不一定非要留痕。
3.把本來應該私下溝通解決的問題,變成了引發(fā)全體關注的問題。
有很多事情,本來是可以一對一解決的,或者問問老師,或者問問其他家長,或者問問孩子,就可以解決。一旦到了群里,就會讓很多人被動地去關注很多與己無關的無用信息。每個人都為此浪費了大量時間和精力。
4.把本來是學生的問題,變成了家長或者老師的問題。
這是班級家長微信群帶來的最大問題。須知,上學的是學生,而不是家長。學生自己的事情應該自己做,這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現在本來應該學生完成的一些事情,卻變成了家長的任務,變成了老師的任務,因為微信群的存在,學生等、靠、要的思想日趨滋長,這對他們的成長極端不利。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天的教育已經太喧囂了,班級家長微信群的過分使用,又為這喧囂添了一把火,加了一桶油。有必要讓班級家長微信群停下來,或者至少是慢下來,冷下來。要還給老師和家長一片寧靜的空間,讓大家彼此都能松一口氣,分清各自的邊界,慢慢地習慣于各自做各自應該做的事才好。
當然了,人微言輕,我很清楚地知道,即使建議再強烈,也沒啥用。我不過是想通過這種方式表達一下看法,引發(fā)大家的思考。退一萬步講,即使依然使用班級家長微信群,也有必要要從時間、內容、數量等方面做出更為明確的規(guī)定。
圖片來自網絡,如涉版權,請聯(lián)系刪除。歡迎分享,若公眾號轉載,請聯(lián)系授權。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