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得書有幸是書生

2023-06-25 13:41:39 來源 : 臨海在線

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陸游攝知榮州,曾留下一首《昭德堂晚步》,云:


(相關資料圖)

“笑喚枯筇踏夕陽,

探春聊作靜中忙。

高枝鵲語如相命,

幽徑梅開只自香。

苔蝕斷碑驚世挽,

鐘來廢寺覺城荒。

謫仙未必無遺恨,

老欠題詩到夜郎。”

榮州,屬古夜郎。昭德堂,為晁公武任榮州知州時所建。宋代私家藏書興盛,晁公武《郡齋讀書志》,陳振孫《直齋書錄題解》為目錄學之雙璧,而目錄學則以晁公武為開創者。

晁公武,字子止,號“昭德先生”,生年還不能確定,大約生于1102至1106年之間。晁氏居京師昭德坊,號“昭德晁家”,在北宋時為“天下甲門”,家聲極盛。公武五世祖晁迥,字明遠,真宗時拜工部尚書、集賢院學士,仁宗時遷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卒謚文元。族父晁補之,為“蘇門四學士”之一。父晁沖之,字叔用,受學于陳師道,為江西詩派“二十五人”之一。晁家自文元公以來,皆以翰墨為業,藏書號稱二萬卷,但后來多毀于火厄兵戈。靖康亂時,晁公武入蜀,寓居嘉州(今樂山市)符文鎮。當時,中原衣冠不南渡則入蜀。公武愛樂山之佳勝,后雖在各地為官,但終卒于符文小石橋。他去世的確切日期亦不詳,大約于孝宗淳熙間,1187年之前。

陸游小晁公武20來歲,寫《昭德堂晚步》一詩時,距公武離開榮州并不久遠,而昭德堂已呈一片荒涼景象,當年人物風流云散,難怪陸游口出“高枝鵲語如相命”之句。

晁公武曾為四川轉運副使井度屬官。井度,字憲孟,嗜書善藏,嘗校刊《眉山七史》。當時巴蜀未被兵火波及,民間多有藏書異本,井度極力搜尋,歷20余年,收藏頗富。罷官后居廬山下。井度知晁公武家學淵源,善校讎之學,臨終時將所有藏書交給了他,并囑公武說:他日,如我的子孫好學,則可傳之,如不成器則不必傳,公可自己保存。公武從井度處得書50篋,加上自家舊藏,除去重復的,共計有書24500余卷。在榮州為官時,因地僻事少,晁公武便日夕讎校藏書,于紹興二十一年(1151)完成了《郡齋讀書志》的初稿。

晁公武意外得書,堪稱幸事,又加上他家學長于讎校,成就了他開創目錄之學的事功。只是公武身為官吏,早期也曾參與了官場爭斗,但晚年著書,顯其書生本色。又據說井度之子名晦子,亦好學,而公武終未將其父之書傳給他。所以清人葉昌熾曾責難公武說:“井公有子且能讀父書矣,公武何未聞還瓻也?甚矣踐言之難也。”然而,晁公武因為得書之遇,有了今天還能見到的《郡齋讀書志》,對公武又何須過責。井公雖有好學之后人,但未必有公武讎校之學力,而公武開目錄學先河,也正不負井公之托了。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得書有幸是書生 2023-06-25 13:41:39
得書有幸是書生 2023-06-25 13: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