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23:24:58 來源 : 鳳凰網
“薩德”反導基地 資料圖
直新聞:韓國政府結束了對駐韓美軍“薩德”基地的環境影響評估,即將正式開始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對此,你怎么看?
(相關資料圖)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在是否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問題上,環評問題始終只不過是一個借口,政治或者說是政局才是真正的動因。
2017年,時任韓國總統文在寅之所以以環評為理由,暫停四套美軍“薩德”反導系統的部署,根本原因就在于,當時中國無論是官方還是來自民間的反響與壓力實在是太大了,大到文在寅政府已經承受不起了。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文在寅才以技術性手段與程序正義為由,拖慢了“薩德”反導系統部署的步伐,既對中國有所交待,也對美國有所交待。也就是,假如環評通過了,文在寅就可以用這個環評結果來回應中方的壓力,假如通不過,就可以用這個結果堵住美國的嘴。
那么在一面倒親美的尹錫悅執政之后,他不僅把部署“薩德”反導系統上升為了事關韓國的國家安全問題,而且上綱上線為了容不得外部勢力干涉的韓國國家主權問題,于是相關環評問題就不再是一個問題,輕而易舉地就被通過了。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究竟是什么樣的政治動因導致韓方輕易就解決了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一向認為,“薩德”入韓問題高度復雜敏感,既涉及到了韓美同盟問題,更涉及到了復雜的地緣政治與安全局勢,尤其是涉及到了區內的大國博弈。這次韓國部署“薩德”問題起死回生,首先是因為韓美兩國的內政發生了變化。
在韓國,在對華態度上相對溫和主張在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維持平衡戰略的文在寅到站下車了,新上來的尹錫悅則是韓國這些年來非常少見的政治立場右傾的親美疏華總統。
在美國,則是因為幾年前特朗普落選了拜登上臺了。特朗普是自從美國建國以來,意識形態色彩最為淡薄的一個總統,同時也是一個最沒有全球與地區安全觀念,不贊同美國對盟友、地區與全球承擔安全責任的總統,所以他當時對韓國以環評為由拖慢“薩德”反導系統的部署并不在意。相反,拜登則是一個意識形態色彩相當濃厚、執拗地主張應該聯合美國在“印太”地區的所有盟友來共同應對中國的一個總統。于是,尹錫悅與拜登在重新部署“薩德”反導系統問題上就一拍即合了。
從外部因素上來講,則是因為在拜登政府執意再造美日與美韓同盟,讓過去只享受美國保護的日本與韓國也必須承擔保衛美國的重任之后,“薩德”反導系統在韓國的重新部署也就勢在必行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外部因素就在于,原來堅決反對“薩德”入韓的除了中國與朝鮮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大國也就是俄羅斯。而現在俄羅斯正深陷俄烏戰事的泥潭不能自拔,根本就無暇顧及“薩德”入韓問題。這也成為了美韓重啟在韓國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一個機會。
末段高空區域防御系統(薩德)。圖源:美國導彈防御局
直新聞:那你認為,韓國重新部署“薩德”反導系統會不會再度引發東亞乃至亞太地區局勢的動蕩?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認為,至少截至目前為止,我們還看不到這樣的跡象。
首先,在尹錫悅政府宣布“薩德”基地環評報告獲得通過并且即將全面啟動相關基建工作之后,六年前堅決反對部署“薩德”反導系統的部分韓國民眾,這次的抗議聲音明顯變弱了。在我看來,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韓國國內民眾的反應跟中國國內民眾的反應是相互聯動的,六年前正是因為中國民間的反響非常大,才讓部分韓國民眾意識到了茲事體大不反不行。而現在,中國國內民眾對于這件事情的情緒也逐漸平復下來了。
我們再來看中韓兩國政府的反應。韓國官員說,韓中兩國一致認為需要有效管控“薩德”問題,以防雙邊關系發展受其影響。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則稱,中方密切關注韓方涉“薩德”問題動向,希望韓方按照之前與中方達成的共識,繼續妥善處理管控這一問題,不使其成為影響兩國關系發展的絆腳石。
那么,這背后可以解讀出的政治信號就是,第一,中韓兩國此前已經就韓國部署“薩德”問題達成過共識;第二,中韓兩國都在刻意管控事態,不讓其影響中韓關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