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榆林府谷:幫助搬遷群眾圓了“樂業安居”夢

2023-09-09 08:14:45 來源 : 中新網


【資料圖】

近年來,陜西省榆林市府谷縣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總要求,以新府山為扶持重點,扎實推進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注重后續產業發展、強化就業扶持、完善社區治理,幫助搬遷群眾實現“樂業安居”。

優化提升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

持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安排后續扶持專項資金600萬元,實施了安置點供暖設施提升、公共衛生間、道路硬化、邊坡治理、人居環境整治等工程,全面補齊了社區基礎設施短板。為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在新府山新建九年制學校一所(第八中學)、幼兒園一所(第十一幼兒園),共可容納2664名學生。全力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公里,建成了新府山社區服務中心,中心設立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一站式便民服務大廳,實現了易地搬遷戶社會保障、社會救助、醫療衛生、勞動就業等服務項目“一站式”辦理。

全力補齊后續產業扶持短板

加快發展社區工廠促進就業,2020年將縣扶貧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服裝廠搬遷到新府山,進一步擴大產能,提升服裝廠效益,新擴建的生產車間面積為1000平方米,主要為工礦企業、學校供應各類服裝,截至目前累計吸納搬遷戶30余人,讓易地扶貧搬遷戶實現了“樓上居住,樓下就業”的就業夢。為幫助解決易地搬遷戶就業等方面的問題,新建了新府山易地移民搬遷農業產業園,該園區已建成日光溫室大棚13座,雙膜拱棚8座,累計雇傭搬遷勞動力31人。連續三年實施“微田園”項目,累計租賃土地85畝,受益群眾達170戶。“微田園”雖小,卻為社區增添了農家樂趣,也留住了搬遷群眾的鄉愁,解決了搬遷群眾的“菜籃子”問題。堅持以創業帶動就業,提供1500平方米市場作為搬遷群眾自主創業平臺,累計帶動81人創業就業。創新產業扶持模式,實施了新府山易地扶貧搬遷戶湖羊代養項目,扶持新府山易地扶貧搬遷戶有發展意愿且無勞動能力的72戶,通過整合扶貧資金購買372只湖羊種羊,委托府谷縣綠浦園養殖有限公司進行代養,讓搬遷戶獲得固定收益,實現收入持續穩定,截至2022年底每戶累計分紅8599元。

全面拓寬后續就業幫扶渠道

針對新府山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542戶1623名搬遷群眾,逐戶逐人研判,建立臺賬,分類施策、因人施策。對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拓寬就業渠道、滿足就業需求,累計為搬遷群眾提供公益性崗位240余個。積極開展技能培訓,累計開辦家政、廚師、美容、茶藝師、電子商務等技能培訓班81期,參訓群眾6393人次。目前,全縣易地扶貧搬遷戶有勞動力的361戶(勞動力667人),實現就業創業570人,確保了有勞動力且有就業意愿的搬遷戶每戶至少一人穩定就業。

逐步完善社區管理和社會融入

堅持黨建引領,按照“支部聯建、黨群聯動”的方式,帶頭開展調處糾紛、便民服務、文化娛樂、權益保障、教育培訓、政策宣傳等活動,讓搬遷群眾找得到人、辦得成事。實施社區網格化管理,將社區劃分為4個網格,由8人專門負責管理服務,同時聘請12人主要負責防返貧監測。為激發內生動力,每年開展脫貧示范戶、脫單示范戶、致富能手、文明家庭等評比活動,既滿足了易地搬遷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繁榮了社區文化,起到了“扶貧扶志”的作用。積極開展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生活,每年春節、五一、中秋、國慶、冬至等傳統節日,社區黨委在小區廣場、黨群活動室組織開展以黨員教育、文明創建、脫貧致富、普法宣傳等為主題的文藝演出;組織黨員志愿者在傳統節日開展與小區群眾一起包粽子、包餃子、猜謎語、寫春聯。每年暑期還在安置點小區開展公益電影放映活動。(府谷縣委宣傳部 劉賀偉 張利剛)

責任編輯:崔景靚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
二審申訴的時間多久 2023-09-09 07:39:25
二審申訴的時間多久 2023-09-09 07:39:25
亦師亦父師生情 2023-09-09 07:30:36
我要快樂,就現在! 2023-09-09 07:2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