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23:50:13 來源 :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商丘9月8日電題:小龍蝦“闖”黃河故道 打出一套富民“組合拳”
作者 王宇
【資料圖】
“麻辣、清蒸、蒜蓉……小龍蝦有許多種做法,你喜歡吃哪種口味?”近日,在河南省民權縣林七鄉王崗村,村支書李運良一邊邀請記者品嘗,一邊介紹該村的“稻蝦共養”模式。
“稻蝦共養”模式是一種綠色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稻田不但為性喜陰涼的小龍蝦提供了天然“遮陽傘”,水中微生物等還為小龍蝦提供了豐盛的“自助餐”,既節省了飼養成本,又凈化了水質。
同時,小龍蝦捕捉害蟲也為稻田提供了天然的“殺蟲劑”,排泄物和成長過程中褪下的殼又給稻田施了“有機肥”。在這樣的共生系統下,小龍蝦不但體肥個大,水稻也更加籽粒飽滿。
王崗村制作出多種口味小龍蝦。王宇攝王崗村地處黃河故道北岸,南靠黃河故堤,林楚干渠穿村而過,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和廣袤的稻田,這為“稻蝦共養”模式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2022年,林七鄉和王崗村帶領村民代表赴江蘇盱眙考察學習,并于當年3月份投放了第一批小龍蝦苗。
村民展示河溝內的地籠。王宇攝記者在王崗村稻蝦共養示范基地看到,連片稻田整齊劃一,圍著田邊的是條“U”字形河溝,溝中放置著眾多捕蝦的地籠。
“瞧!這大個的就是‘炮頭’小龍蝦,應該有1.2兩重,每斤最貴可賣到80元(人民幣,下同)至100元。”李運良一把將地籠從水里拉出,只見籠內小龍蝦個大肥碩。
打撈上岸的小龍蝦。王宇攝據了解,“稻蝦共養”模式屬于“一地三收”,一年內可分別收獲稻子、小麥、小龍蝦。小龍蝦的起蝦時間在5月至9月,捕捉一次小龍蝦,適量補蝦苗一次。12月至翌年2月,隨著氣溫下降,小龍蝦會進入冬眠階段,如此循環輪替。
目前,王崗村攜手北大荒集團與盱眙龍蝦養殖培訓學院合作建立了200余畝稻蝦共養示范基地,投資近200萬元,建立“基地+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盤活資源。
“每畝產成品蝦約400斤,除去飼料、人工等成本,每畝獲純利9000多元。”李運良告訴記者,小龍蝦養殖只是第一步,在發展小龍蝦產業這條“賽道”上,王崗村在當地優勢明顯,正嘗試打出一套“組合拳”。
王崗村內的小龍蝦造型。 王宇 攝為提升王崗村“稻蝦共養”項目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今年8月20日,王崗村舉辦了“2023河南民權首屆葵丘小龍蝦系列文化旅游活動”,三天共吸引游客五六萬人。
林七鄉黨委書記楊娜告訴記者,王崗村把鄉村農業與旅游、文化、餐飲相結合,發展集“養殖+垂釣+美食+文化休閑”于一體的鄉村旅游經濟,做到了一岸雙景、一水兩用、一地三收,形成了三產融合田園綜合體,為當地探索出了一條現代產業與鄉村旅游發展相結合的新路子。
除王崗村外,民權縣多個鄉鎮也發展起了“稻蝦共養”模式。目前,民權縣小龍蝦養殖已經發展到近萬畝,小龍蝦全產業鏈已帶動2000多人就業增收。
“下一步,我們將依托‘稻蝦共養’來繼續延長產業鏈條,讓村民充分利用好庭院資源空間,開發草編、地鍋手工饃、醬豆等農產品,打造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新場景,進一步推動村集體增收和農民致富。”李運良如是說。(完)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