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3:53:20 來源 : 邁點網
近年來,酒店行業ESG的風越刮越大,各大酒旅企業都在加快在綠色環保方面的布局,推出相應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比如萬豪推出“善行360度”、洲際推出了“明日方舟計劃”、悅榕啟動“向善而棲”戰略等,不少上市酒旅企業更是積極發布ESG報告,以披露企業在可持續發展層面做出的貢獻。業內人士認為,伴隨著酒旅企業ESG建設進入深水區,可持續供應鏈的打造將成為未來衡量酒旅企業可持續能力的必選項,因此酒店供應鏈企業也面臨綠色升級的挑戰,其中以質心為代表的酒店洗沐供應商早在多年前就已敏銳察覺到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并結合產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先行業一步,解行業之憂。
1、酒店ESG卷向供應鏈
【資料圖】
事實上,酒店行業的ESG建設卷向供應鏈并非無跡可尋。
一方面,國際酒店集團相對成熟的ESG建設體系早已將可持續供應鏈納入集團戰略中加以深化。與國際酒店集團相比,中國本土酒旅企業的ESG建設相對較晚,2018年,A股被正式納入MSCI市場指數和MCSI全球指數,國內各大監管機構和中國本土酒旅上市企業才開始走向了ESG的摸索和研究之路,清華大學化學博士、科普作家孫亞飛指出,造成中國和國際大品牌之間ESG差距較大的原因包括品牌歷史深度、產品利潤率以及合作伙伴,這里的合作伙伴指的便是可持續供應鏈的打造。據了解,希爾頓已經持續多年在大包裝洗浴用品方面進行討論,選用不同的供應鏈、驗證多種方案、充分吸取客戶反饋從而推進洗浴用品店的可持續升級。
另一方面,中國本土酒店供應鏈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已頗有成效。伴隨著雙碳目標的推進和環保認知的不斷提升,消費者對環保概念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根據Booking.com發布的《2023年可持續旅行報告》,有89%的旅行者表示將在未來12個月選擇可持續旅行方式,有77%的中國旅行者表示必須立即付諸行動。DT財經發布的《2021中國青年綠色行為報告》也顯示,超7成的年輕人會主動關注綠色消費屬性,并將環保意識落實到具體的衣食住行中。以質心為代表的酒店供應鏈企業敏銳的察覺到了市場趨勢的變化,率先開啟了產品的綠色化升級,截至目前,質心已經通過對新材料的選擇、新技術的應用完成了產品的全面升級,并為華住、錦江等大型連鎖酒店集團提供產品服務,成為其酒店及品牌ESG建設的重要環節。
業內人士認為,可持續供應鏈的打造將成為未來酒旅企業推進環節保護、承擔社會責任、提升品牌形象的關鍵一步,質心顯然已經走行業前列。
2、可持續酒店供應鏈,走向何方?
事實上,回顧酒店行業的ESG發展之路,從集團戰略到品牌營銷,從認知清晰到時間落地,均經歷了漫長的嘗試,與其他行業相比,酒店行業的ESG建設直到現在依然處于初級階段。根據新浪財經ESG評級中心聯合CCTV-1《大國品牌》2022年發布的“中國ESG優秀企業500強”名單中,涉及酒店行業的僅占1%。
業內人士認為,過去酒店ESG建設大多停留在概念教育和集團戰略,在實踐落地過程中會以犧牲一部分客戶端的體驗為代價。以洗沐用品為例,2008年前后酒店行業喊出環保的口號,為了避免一次性用品和低質洗護產品帶來了浪費和污染,全國多地都掀起過強制取消“酒店六小件”的熱潮,但結果差強人意,不僅沒有達到環保節能的預期,同時也大大降低了消費者的酒店體驗。
因此,酒店行業想要做好ESG建設、履行節能減碳的社會責任并提升經營效率,不僅要堅持在供應鏈上做“減法”,也要對供應鏈的甄選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所選供應商在原料和生產工序上要高標準、嚴要求,為酒店提供符合可持續標準的產品供給。這一點在酒店水污染的治理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不同于家庭或普通建筑物的用水,酒店運營的多個方面如食物準備、清潔衛生、客人娛樂設施等都需要大量且可持續的水供應,近年來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和相關機構均開始關注酒店用水安全造成的環境變化,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不少酒店選擇重金購入污水處理系統,這無疑增加了酒店的經營成本,有調查顯示,水費普遍占酒店日常運維總費用的10%。
那么換一種思路,如果在酒店運營中,選擇更多天然的產品,比如質心以純天然精油為原材料生產制作的洗沐用品,其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不含有害化學物質,使用后進入自然循環也不會為環境造成負擔,不僅可以降低酒店的經營成本,同時也成為酒店ESG建設的重要助力。
另一方面,在酒店易耗用品上也應用新材料、新技術推行“減碳”計劃。正如前文所言,酒店作為典型的服務場所,其很多用品擁有“一次性”和“易耗”等特征,在運營過程中這些產品的使用和更新無疑會造成浪費和污染。目前在酒店用品的設計和生產上,業界已經探索出很多方案。以質心為例,其在很早之前就對酒店洗沐用品的包裝進行升級,作為中國第一支用100%回收塑料瓶的洗沐品牌,質心率先應用rPET材料,該材料作為PET材料制成的再生塑料,碳排放量僅有PET原料的約20%,舉例來說,如果按照一年出貨100萬瓶來計算,因為使用rPET材料,一年可以減少使用塑料65000公斤,減碳148200公斤,約等于種植30000棵樹,真正做到了從源頭“減碳”。與此同時,質心于2018年率先推出卡扣洗護產品,這也是全國首創的技術應用,在提升產品穩定性的同時也為酒店解決了洗護用品浪費問題。
3、助力可持續,質心的“三重內功”
弗若斯特沙利文在調研中指出,酒店用品產值將在2023年達到2.47萬億元,市場規模的擴大為酒店用品企業帶來更大的發展機會,但同樣也意味著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業內人士指出,在酒店對ESG治理要求更高的今天,綠色環?;驅⒊蔀榫频旯溒髽I突圍的重要機會,邁點研究質心發現,其能夠獲得如此成果,源于品牌在探索酒店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三個關鍵優勢:
第一,專業化。作為深耕行業20余年的香氛品牌,質心從誕生之日起就致力于天然精油的應用和推廣,這也是行業對質心的“初印象”,而后隨著酒店行業認知水平的提升和質心產品在市場應用多年的實際反饋,品牌所強調“天然精油”的專業性才逐漸清晰。
一方面是產品的專業性。天然精油作為100%由天然植物萃取的產物,擁有天生的“自然屬性”,對比單一的化學分子或化學合成,香氣更具層次感,發揮度高的特征也不會對人體代謝帶來負擔,與此同時,天然精油擁有天然可分解的特性,使用后進入水循環也不會對水自然和周邊環境產生污染,可以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和永續環保;另一方面是生產的專業性。質心擁有成功運行十多年的全球合作體系,可以確保天然精油供應的穩定性和品質的保障,同時其生產過程中采用國家質量認真的生產加工廠嚴格品控,讓每一個環節都符合可持續的發展標準,可以為酒店帶來高質量的綠色產品供給。
第二,細節化。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與市面上其他喊口號要做綠色環保產品的企業不同,質心從發展之初就將目光聚焦細微之處,通過細節的積累助力酒店ESG建設量變到質變。
前文已經提及,質心聚焦常規企業關注不到的包裝細節,比如打造環保瓶器rPET,作為一種可再生PET材料,這種新材料的應用擁有優異的性能和環保特性,如可回收、可再生利用以及節能減排等等,目前已廣泛應用在歐萊雅、日本花王、香奈兒等國際知名品牌中,據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的報告顯示,預計到2030年,全球RPET市場規模將達到184.6億美元,在酒店用品的框架中,rPET不僅可以幫助酒店降低環保壓力,同時也能樹立綠色品牌的形象。
又如質心對瓶蓋卡扣和瓶管進行了全新的技術升級,一方面使用一次性卡扣瓶器,避免門店二次填充造成內料污染質變,保證產品性質穩定和消費者的使用安全,外置泵的設計,能杜絕內料接觸彈簧,防止倒立漏液、按壓滲液,穩定每一泵的出量。除此之外,于泵頭外吸管處添加防水蓋,還能防止產品進水、細菌滋生。另一方面,瓶內吸管彎曲設計能夠讓洗沐用品完整使用至空瓶避免浪費。據了解,目前質心的瓶器符合通過GRS認證,是符合全球回收利用規范的全新產品。
第三,標準化。新興事物的出現必然經歷野蠻生長到成熟標準的演變,全球性可持續問題的日益突出讓酒店行業思考可持續發展可能性的同時,也推動了各項標準的制定與執行,質心便是其中一員。
在國際標準上,質心踐行世界旅行與旅游理事會(WTTC)推出的全球性倡議——酒店可持續基準(HSB),優先選擇環保材料和能源節約型設備,提供員工培訓和福利保障,與當地社區建立良好關系,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在行業標準上,質心則踐行酒店集團詳細的采購標準,對產品進行持續升級煥新,以助力酒店可持續發展。舉個例子,對于洗沐用品,華住易購對多品類酒店有著嚴格的要求,包括內料質量標準、容器質量標準、采購價值標準等,再分細節的話還有有效物含量的關鍵技術標準、天然精油的關鍵技術標準、添加劑的關鍵技術標準等等,覆蓋洗沐備品的品質、安全、健康、體驗和環保等多個環節。而質心提供的天然精油產品則完全符合其“天然萃取植物精油、綠色環保rPET瓶器、卡扣設計避免重復罐裝,通過天然植物調香,不添加人工香精、卡松、硅油、甲醛釋放體、無人工合成色素”的高要求。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更好地助力酒店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質心加入中國ESG協會,作為創始會員之一,其通過自身二十余年的經驗積累一同推進環保概念在中國酒店市場的落地和應用,而為了能夠更好地了解酒店集團對ESG建設的下一步需求,質心的總經理、市場經理等人才均獲得了聯合國ESG高級策略顧問培訓證書,通過持續學習推動創新。
4、結語
不可否認,盡管綠色環??沙掷m已經成為中國酒店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關鍵一環,但酒店企業的ESG建設依然任重而道遠,其中不僅涉及認知概念持續深入的漫長周期,同樣還需要酒店ESG建設中各環節的相互配合。在這過程中,以質心為代表的供應鏈企業,已經用超前的戰略眼光和持續的產品創新能力助力酒店打造可持續供應鏈生態,從長遠來看,其也在用自己的力量推動中國酒店行業實現綠色轉型。
[注1:資料來源: "應回收容器列管范圍評估與容器回收體系調查專案工作計畫 (臺灣環保署)"]
[注2: 1 棵樹 1 年可以吸收 5 到 10 公斤的碳排放量,資料來源:https://www.coa.gov.tw/ws.php?id=21144)]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