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7:04:18 來源 : 互聯網
1、殃及池魚比喻無緣無故地遭受禍害。
【資料圖】
2、出處:戰國衛呂不韋《呂氏春秋·必己》:宋桓司馬有寶珠,抵罪出亡,王使人問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
3、”于是竭池而求之,無得,魚死焉。
4、此言禍福之相及也。
5、譯文:宋國的桓司馬有一顆珍貴的寶珠,(司馬用寶珠)抵罪而逃亡,君王派人去問寶珠在哪里,(司馬)回答說:“扔在池塘里面了。
6、”于是把池水抽干了來找寶珠,沒有找到,魚卻都死了。
7、這個故事說明福和禍是相互依存的。
8、擴展資料:近義詞池魚林木 [ chí yú lín mù ]釋義:比喻無辜而受連累,遭禍害。
9、出處:《淮南子·說山訓》:“楚王亡其猿,而林木為之殘;宋君亡其珠,池中魚為之殫。
10、”譯文:楚莊王養的猿猴走失了,逃進樹林里,楚莊王為了尋找這猿猴,將這片樹林砍伐得亂七八糟;宋國君的珍珠掉進了池塘里,宋國君為尋找珍珠,攪得池塘里的魚不得安生。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