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5 12:07:00 來源 :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6月21日電 (孫慶陽)生成式AI已取得突破,實現了從0到1的跨越。中信建投證券聯合中新經緯研究院共同發布了《算力大時代,AI算力產業鏈全景梳理》,報告對生成式AI帶來的算力需求做了上下游梳理,并做了交叉驗證,可以看到以ChatGPT為代表的大模型訓練和推理端均需要強大的算力支撐,產業鏈共振明顯。
從報告內容來看,大模型仍處于混戰階段,應用處于滲透率早期,AI板塊中算力需求增長的確定性較高,在未來兩年時間內,算力板塊都將處于高景氣度階段。
報告指出,自2022年底OpenAI正式推出ChatGPT后,用戶量大幅增長,圍繞ChatGPT相關的應用層出不窮,其通用性能力幫助人類在文字等工作上節省了大量時間。同時在Transformer新架構下,多模態大模型也取得新的突破,文生圖、文生視頻等功能不斷完善,并在廣告、游戲等領域取得不錯的進展。生成式AI將是未來幾年最重要的生產力工具,并深刻改變各個產業環節,圍繞生成式AI,無論是訓練還是推理端,算力需求都將有望爆發式增長。
【資料圖】
首先是訓練側,參考OpenAI論文,大模型訓練側算力需求=訓練所需要的token(最小單位)數量*6*大模型參數量??梢钥吹綇腉PT3.5到GPT4,模型效果越來越好,模型也越來越大,訓練所需要的token數量和參數量均大幅增長,相應的訓練算力需求也大幅增長。并且,與GPT4相關的公開論文也比較少,各家巨頭向GPT4邁進的時候,需要更多方向上的探索,也將帶來更多的訓練側算力需求。其次是推理側,單個token的推理過程整體運算量為2*大模型參數量,因此大模型推理側每日算力需求=每日調用大模型次數*每人平均查詢Token數量*2*大模型參數量,僅以Google搜索引擎為例,每年調用次數至少超過2萬億,一旦和大模型結合,其AI算力需求將十分可觀。另外,人工智能算力需求有望推動海底數據中心規?;l展。
報告推算,2023年-2027年,全球大模型訓練端峰值算力需求量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達到78.0%,2023年全球大模型訓練端所需全部算力換算成的A100芯片總量可能超過200萬張。全球大模型云端推理的峰值算力需求量的年復合增長率有望高達113%。
算力產業鏈價值放量順序為:先進制程制造->以Chiplet為代表的2.5D/3D封裝、HBM->AI芯片->板卡組裝->交換機->光模塊->液冷->AI服務器->IDC出租運維。
報告認為,全球AI服務器市場規模未來3年內將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規模67億美元,同比增長24%。2023-2025年,中國AI服務器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34/307/561億美元,同比增長101%/128%/83%。AI服務器是算力基礎設施最主要的硬件,訓練型主要成本來自于GPU芯片。競爭格局方面,考慮到AI服務器研發和投入上需要更充足的資金及技術支持,國內市場的競爭格局預計將繼續向頭部集中,保持一超多強的競爭格局。
展望未來,在“東數西算”統籌下,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業務方面仍將實現快速增長,百度、字節跳動等互聯網公司在AIGC領域有望實現突破性進展,都將對包括IDC在內的云基礎設施產生較大新增需求,相關IDC廠商有望獲益。(中新經緯APP)
↓↓報告全文掃碼獲取↓↓
本文由中新經緯研究院選編,因選編產生的作品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選編內容涉及的觀點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經緯觀點。
責任編輯:宋亞芬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