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熱點 業界 科技快訊 數碼 電子消費 通信 前沿動態 電商

【時快訊】2023年智庫期刊座談會成功舉辦

2023-06-23 23:52:25 來源 : 察哈爾學會

2023年6月22日上午,中國外文局/察哈爾學會《公共外交季刊》編輯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全球化》編輯部、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共同主辦的2023年智庫期刊座談會在察哈爾學會北京適園公館召開。

此次座談會由察哈爾學會學術委員會發起,以“中國智庫期刊如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其目的在于形成中國智庫期刊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思路和行動路線。

察哈爾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柯銀斌


(相關資料圖)

察哈爾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座談會主持人柯銀斌表示,目前智庫期刊發展的重要路徑是,策劃前瞻性選題,為國家發展出謀劃策,進而引起決策者的重視,帶動智庫影響力不斷提升。期望與會專家更加關注智庫期刊的品類化發展,找到合適的路徑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好中國智庫期刊。

《中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主任楊柳春,《全球化》編輯部主任李蕊,《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主任呂青,《今日科苑》編輯部副主任李琦,長春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金龍云,《公共外交季刊》編輯部主任馬文生,《公共外交季刊》編輯部執行主任、北京大學教授翟崑。

《中國科學院院刊》編輯部主任楊柳春

楊柳春指出,《中國科學院院刊》的定位是國家思想庫核心媒體。從該刊的經驗看,智庫期刊最重要的定位有三:一是要服務國家,支撐、服務、協助決策層,對決策層要有影響力;二是要引導公眾,對社會要有傳播力,這是智庫期刊的社會責任;三是要有前瞻性,引領思想潮流,對學術界要有輻射力。做好智庫期刊需堅持問題導向,以跨學科的方式推動綜合研究和交叉研究,以科學的手段和社科的思維匯聚跨學科研究成果。

《全球化》編輯部主任李蕊

李蕊認為,做好智庫期刊要提升稿件質量、擴大稿源范圍、加強策劃能力。智庫期刊重在服務和影響決策,但也需重視政策解讀,以便更好地服務社會。因此,《全球化》文章既偏重政策建議,也重視經濟類政策的解讀等。目前,人文社科類的期刊受限較多,智庫期刊也面臨提高學術規范性、前瞻性,深化研究成果,以及準確把握政策口徑等挑戰。

《智庫理論與實踐》編輯部主任呂青

呂青提出,《智庫理論與實踐》面向三方面讀者,一是學術界,刊物要吸引學術界對智庫建設問題的討論和關注;二是實踐界,刊物名稱包括“實踐”,因此要引起實踐界的關注來幫助指導智庫的建設;三是決策者,本刊是智庫期刊,所以要幫助決策者獲得決策參考。但三方面的讀者實際上不太一樣,需要統籌兼顧。在日常辦刊中,需注意處理好兩組關系:一是處理好與讀者、作者還有智庫界的關系;二是處理好學術團隊、行政團隊和編輯出版團隊的關系。未來,智庫期刊需加強選題策劃,既要加強內容質量,又要增強傳播力。

《今日科苑》編輯部副主任李琦

李琦表示,《今日科苑》常規欄目是創業、科技、人才、科研、組織,2017年后有三大改變:一是開始往專業性、學術性方向發展;二是通過約稿來分解和承擔智庫研究的任務,包括與清華、北大等高校通過約稿等形式解決稿源問題;三是疫情期間開始嘗試成為發聲平臺。但面臨三大問題:一是如何進一步壯大聲勢,拓展影響力;二是如何建立智庫期刊的評價指標和評價體系;三是為政府部門建言獻策缺乏渠道。

長春師范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金龍云

金龍云介紹了美國《外交季刊》雜志的概況及其對我國智庫期刊發展的借鑒意義,認為該刊與一般學術性期刊不同,主要由編輯部定選題并外出組稿。其撰稿人包括代表各種不同觀點的世界各國第一流的政治家、經濟學家、時事評論員和學者。該刊與外交關系委員會的目標是相一致的,即兩者相互配合、共同協作,為決策層提供思想、建議、觀點、理念、謀略,影響美國外交戰略的方向,影響外交政策的制定,為美國的國家利益服務。

《公共外交季刊》編輯部執行主任、北京大學教授翟崑

翟崑在總結發言時提出,各位專家的發言對《公共外交季刊》的啟發很大。從細分的角度來講,季刊的立足點是公共外交,希望開發的點是能成為智庫期刊,但目前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在這一高遠的目標指導下,季刊需慢慢探索路徑,多嘗試,多觀察,走出一條適合自身、適合智庫平臺的發展之路。

標簽:

相關文章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