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3 19:28:59 來源 : 互聯網
1982年山東省郯城縣地圖(臺版)#臨沂頭條#
沂蒙歷史小知識:過去的郯城縣到底有多大?
很多朋友都知道,老輩的郯城縣要比現在的郯城縣大得多。郯城縣過去到底有多大?還是看地圖更直觀。清末編撰的《山東通志》當中,收錄有一張郯城縣的地圖。在這張地圖上,不僅標注有李家莊驛(李莊)、紅花埠驛(紅花埠)這一北一南兩大驛站,還明確將神山集(神山鎮)、長城集(長襯真)劃在郯城縣的轄區,而現在這里都歸蘭陵縣管轄。此外,現在屬于臨沂市河東區的丁家湖,當時也屬郯城縣。而現在位于臨沭縣南部的羽山,也標注為郯城縣的邊界。以此來看,當時的郯城縣,面積的確是大。
(相關資料圖)
郯城縣,郯城隸屬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位于山東省最南部,北邊是臨沂市,南邊是隴海鐵路,緊挨著江蘇省宿遷市,是山東省的南大門,郯城縣有16個鄉鎮,有118個農村社區,十個城市社區,有618個行政村,縣域面積1186平方千米,人口89萬2021年底,車牌號魯Q
山東郯城,江蘇邳縣、睢寧、宿遷、泗陽,安徽靈璧、泗縣等地區90多年前(1938年)發行的高清等高線地圖,精確到村。此圖采集于1925年左右,后有增補。當地的朋友快來找找以前的老地名。另外,看看哪些歷史名人和您是老鄉,歡迎補充。
.
.
~郯城~
今郯tán城縣駐地郯城街道
郯城建置始于夏商時期的炎國,春秋時期演化為郯國,秦朝設郯郡,兩漢時改稱東海郡,唐朝改稱郯城縣。
西漢郯為縣、郡和徐州刺史部治所。
三國魏黃初年間(220—226年)徐州刺史部治所自郯移設彭城(今徐州)。
郯城縣自唐后期省入臨沂縣,歷經五代十國、宋、金直至元前期,未再復縣,其縣原治所稱“郯城”。
元末,郯城縣復置。
歷史名人:春秋郯國國君郯子、漢末幽州牧劉虞、三國魏國大臣王朗、南朝劉宋天文學家何承天……
.
.
~邳縣~
今邳州市駐地邳城鎮
古為邳國。戰國時為齊邳邑。
秦置下邳縣。漢置下邳國、下邳郡和徐州刺史部。
北周改下邳郡為邳州。故治在今邳州市西南部(今睢寧縣西北古邳鎮東3里)。
元時全國省縣入州,因邳州駐下邳縣,遂廢下邳縣入邳州,境由州轄。
清初郯城大地震,故治毀,州治移今市北邳城。
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置縣。
1992年邳縣撤縣建市成立邳州市。
歷史名人:明代音樂家湯應曾、革命家宋綺云、年齡最小的革命烈士小蘿卜頭……
.
.
~睢寧~
今睢suī寧縣駐地睢城街道
上古為奚仲所建下邳國范圍。
漢代建睢陵國置睢陵縣。漢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酎金失侯”國除。并入臨淮郡。
漢末屬下邳郡。
隋代屬宋州潼郡,治所在睢陵縣。唐入臨淮郡。
金興定二年(1218年)始置睢寧縣
當地特產:睢寧豆腐、王集香腸、睢寧臘皮、古邳原甜油、十孔淺水藕……
.
.
~宿遷~
今宿遷市宿城區
宿遷古時為鐘吾子國,后宿國遷都于此。
秦代置下相縣。東晉安帝義熙元年(405年),改為宿預縣。
唐朝寶應元年(762年),為避代宗李豫之諱,改宿預縣為宿遷縣。
清朝時,乾隆帝南巡,六下江南五次駐蹕宿遷。
1946年6月,宿遷縣(包括運東和運西)同宿北縣新沂河以南地區,合為宿遷縣。
1983年屬淮陰市。
1987年12月撤銷宿遷縣,設立縣級宿遷市。
1996年7月,撤銷縣級宿遷市,設立地級宿遷市。
歷史名人:項燕、項梁、項羽、項伯、項莊、南宋名將魏勝、抗日名將孫明瑾……
.
.
~泗陽~
今泗陽縣南城廂鎮。
夏商為厹qiú猶國。
秦置凌縣。
漢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年),析凌縣東南境,泗水下游北側地置泗陽縣。四年(前113年)封劉商三萬戶,為泗水王,建泗水國。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改稱桃園縣后改為桃源縣。
清代仍為桃源縣。因與湖南省縣重名,民國3年(1914年)1月改回漢代縣名。
抗戰期間縣城被毀,民國34年(1945年)遷治今址眾興鎮。
歷史名人:南宋抗金名將劉世勛、明代科學家盧廷蘭、明代書法家林大木、近現代地理學家張相文……
.
.
~靈璧~(地圖錯字)
今靈璧縣駐地靈城鎮
(另地圖中寫為靈霹,并未查到史料,所以認定為錯字,如有當地朋友知道原由的請指點)
古稱靈壁?!妒酚洝贰じ咦姹炯o:“……項羽聞之,乃引兵去齊,從魯出胡陵,至蕭,與漢大戰彭城靈壁東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
宋元豐年間(1078—1085)《元豐九域志》淮南東路·宿州,第一次有了“零壁”鎮的記載。
哲宗元祐元年(1086)蘇軾上奏將“零壁”由鎮升為縣。
徽宗期間“零壁”又改“靈璧”。個人猜測以徽宗對奇石的熱愛,“壁”改“璧”許是他的意思。
徽宗年間成書的《輿地廣記》第一次將“靈璧”作為宿州一個縣做了記錄。
當地特產:靈璧石、鐘馗畫……
.
.
~泗縣~
今泗縣駐地泗城鎮
西漢置夏邱縣。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置虹縣
清朝順治二年(1645年)屬江南省鳳陽府泗州。后泗州改泗州直隸州,虹縣廢。
民國元年(1912年)1月改置縣。
歷史名人:明朝開國功臣鄧愈、胡大海、韓成……
從地圖上看郯城麥坡地震斷裂帶,很明顯的一條直線,兩側土壤顏色對比鮮明,一側是黑土地,一側是紅土地!這是1668年7月25日郯城大地震留下的痕跡,郯廬斷裂帶的核心地段!#地震# #斷裂帶# #郯城#
今年的河東沂州古城和郯城的郯國古城依然是最熱鬧的地方,放假的這幾天,只要看地圖,基本都是堵車狀態,古城過大年,現在不僅僅是口號了,而是直接落實到實際行動當中了。
基本上臨沂人不管是春節還是平常節假日,爬山和逛古城已經成為標配了,加上家里基本都有老人和小孩,逛古城更是標配當中的標配。
希望臨沂的沂州古城二期能盡快開放,多弄一些演藝項目,特別是夜間生活,爭取和夜游沂河相配套,讓咱老百姓感受一下夜間文化。
本文郯城地圖(郯城地圖全圖高清版經緯度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