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08 20:03:06 來源 : 中訪網
“糧油巨無霸”驚掉了市場的“下巴”。
有著超千億營收規模的益海嘉里金龍魚糧油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金龍魚”,300999.SZ)上半年的歸母凈利潤為9.66億,而扣非歸母凈利潤僅0.14億元。
(相關資料圖)
一時間,金龍魚的盈利能力引起市場熱議。為何會出現如此大的反差?金龍魚真的“游不動”了?
01“巨無霸”何以嚇跑15萬股東
金龍魚還未上市前,其營收規模超1500億,歸母凈利潤超50億,成為彼時創業板IPO募資規模最大的企業。從而,金龍魚被市場譽為“糧油巨無霸”。
上市后,“糧油巨無霸”金龍魚股價一路飆升,最高價達到144.86元/股,盤中市值一度突破7000億元,進入到A股前十的位置。
彼時,金龍魚便受到眾多機構投資者的熱捧,市場上《糧油龍頭強者恒強,上市發力再攀新高》、《千億規模糧油產業龍頭揚帆遠航!》、《糧油行業絕對龍頭,規模優勢打造強競爭力》……一系列的研報頻頻出現。
金龍魚上市之初的股東戶數超30萬,私募大佬林園也成為其追捧者之一。金龍魚上市之后,林園一路建倉加倉,彼時堅定看好金龍魚未來的長期價值,林園投資旗下多只產品均曾位列金龍魚十大流通股東之中。
上市即巔峰,以此來形容金龍魚再適合不過。上市后,金龍魚提交的第一份營收超1900億元、歸母凈利潤超60億的“成績單”。誰曾想,自此之后,金龍魚便陷入業績低迷困局中。
日前,金龍魚發布的2023年半年報,公司營收1187.14億元,同比下降0.64%;凈利潤9.66億元,同比下降51.13%;扣非凈利潤0.14億元,同比下降99.4%。這成為公司上市以來最慘的半年報。
值得注意的是,金龍魚今年一季度的歸母凈利潤為8.54億元,那就意味著今年第二季度公司僅有1.12億元的歸母凈利潤。無疑,這也是上市以來最差的單季度“成績單”。
業績低迷,股價勢必也開啟持續下行模式。截至9月6日收盤,金龍魚的股價僅為35.72億元,總市值為1937億元。與近7000億最高峰市值比起來,“蒸發”了5000多億。
這樣的“糧油巨無霸”,不僅震驚了整個行業,還嚇跑了超15萬戶股東。根據東方財富Chioce數據顯示,金龍魚在上市之初的股東約為30.6萬戶,而截至今年8月10日僅剩約15.5萬戶股東。其中,就包括林園。
2021年三季度末高峰時,林園旗下共有4只產品進入金龍魚十大流通股東,分別位列第三、第五、第七和第九。而如今,這4只產品已全部退出十大流動股東之列。
02上半年創下諸多“最新低”
曾有投資者總結,國內有“四大神水”,分別是貴州茅臺、海天醬油、農夫山泉和金龍魚。這在投資者眼里堪稱“完美的消費股”,不僅具備強勁的剛需屬性,還有著無限的生命周期。然而發展至今,金龍魚已然掉隊。
對比今年上半年“四大神水”的業績情況來看,雖然金龍魚以超千億的營收位居“榜首”,但其歸母凈利潤卻是“四大神水”中最低的。倘若要對比扣非歸母凈利潤情況,必然是最慘的。
今年上半年,金龍魚不僅成為“四大神水”里凈利潤最低的,其自身也創下不少“最新低”記錄。除了僅0.14億元扣非凈利潤之外,還創下單季度凈利潤最新低、整體毛利率最新低……
具體來看,金龍魚2020年至2022年整體毛利率分別為12.33%、8.18%和5.68%。到了2023年上半年,金龍魚整體毛利率更由同期的7.35%降至4.15%。再看具體業務的毛利率情況,廚房食品的毛利率從2020年的13%下跌至6.6%;飼料原料及油脂科技毛利率從10.66%破零達到-0.32%。
雖然公司在財報中給出的解釋是原材料價格上漲,壓力傳導至負責加工銷售的金龍魚一端。但引起投資者注意的是,這并非是短期情況,而是長期如此。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原料價格上漲固然無法避免,但金龍魚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減輕影響,比如向上控制原料生產地,或是加強供應鏈管理對沖風險,一直被動挨打就等同于擺爛。
在此前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有人曾問金龍魚的業績何時能夠恢復到上市前的水平?
金龍魚表示:“以近兩年的業績來看,有些人會認為公司股價看起來似乎偏高,但以我們長遠發展的潛力來看,我們的估值水平可能并不高。未來,中國將是最大的食品市場,如今我們已經開始向下游的調味品、日化、中央廚房園區等業務發展,進一步將下游食品加工與上游農產品加工結合,做綜合性的食品加工企業,這樣的生意模式是獨特的,相信在行業中具備優勢。我們的業務都是需要看長遠發展的,短期內如果我們沒有投資很多新項目,可能業績會更好。公司短期內利潤可能受到影響,但公司一直把重點放在長遠的未來。”
03
“雪上加霜”的期貨套保
作為糧油企業,對原材料的依賴很強,但凡原材料價格波動便會對公司利潤造成影響,正是如此,金龍魚便選擇用商品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
選擇期貨套保,的確為金龍魚的業績起到提振作用。上市前,從公司的招股書中獲知,2017 年金龍魚商品衍生金融工具投資收益達 28 億元,比全年的凈利潤 52.8 億元的半數還多。
何曾想,雖然期貨交易能平衡風險,但也會拖金龍魚的業績“后腿”。2020年至2022 年期間,其投資收益和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總計分別為-35.49 億元、-8.43 億元、-2.44 億元。由此也看出,期貨套保業務具有極其不穩定性,似乎并沒有很好地起到維穩業績的作用。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投資者問公司在期貨方面的操作,本該平抑風險,為何結果反而放大了波動?
金龍魚表示,公司半年度業績受到市場行情、消費等因素影響,利潤有所波動。公司使用金融衍生工具進行套期保值,有利于管理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公司采購原材料時,從下訂單、運輸到生產加工,需要一定的周轉期,為了應對商品價格波動對公司經營業績帶來的影響,公司會通過使用期貨等衍生工具開展商品套期保值業務。
或是為了不再受限于傳統廚房業務,金龍魚這些年開始探索新方向。據悉,目前公司正將自身的產品線逐漸拓展至調味品、酵母、日化用品、植物肉以及中央廚房等領域。
金龍魚在 2023 年半年報中稱,中央廚房項目是公司近年來重點發展的業務板塊之一。截至今年7月,據其介紹,公司位于杭州、重慶、周口、西安的中央廚房項目已投產。對于央廚的建設,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中央廚房涉及基地、食材、加工、供應鏈等多個產業環節,是鏈接前端原料生產和后端凈菜供給的核心。大廚房戰略未來前景不錯,一般都是大企業來玩才能玩得好,與金龍魚的規模很匹配。
盡管如此,金龍魚押寶諸多新業務,但到底哪個新業務能快速為公司貢獻業績?尚且難知曉。
內容來源:YD中孚財經
標簽: